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

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

编辑推荐

以中国新型农业革命为基点,探寻适合中国的农业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宗智在已出三本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共三编,第一编在舒尔茨、博塞拉普的理论基础之上,从纵向的历史视角,探讨和分析了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第二编以大量的研究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从中国“半工半耕”的小农家庭、农业发展动力、大豆生产等方面,研究中国新型农业的基本特色;第三编在美国农业模式和“东亚模式”的对比分析之上,探讨研究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本书的主要关注点在:一是说明中国农业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变迁,尤其是当中至为关键的“新农业”革命及其特点。二是根据中国的经验实际来论析现有关于农业发展的主要理论,目的在于说明部分西方理论的误区和盲点,也在于介绍与它们不同的、比较符合中国经验实际的农业经济理论,并对中国“新型的小农经济”的经验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三是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农业发展三大主要模式的利与弊,进而提出有关学术性的思考和具体建议。

本书的亮点在于超越左右两大经典理论的论析和预期,从中国新型小农经济的悖论实际出发,重新建构符合实际而又适用于今天中国的小农经济理论,认识到并尊重小农户的主体性,将其适当置于中国新型农业理论和政策的核心。如此,既可以解决社会不公和社区面临的危机问题,也可以更好地为小农户和消费者服务,更可以扩大内需,为中国农业和经济整体提供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作者简介

作者黄宗智,1940年生,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Professor,Above Scale),2004年荣休。先后担任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1975年至今)创刊编辑,《中国乡村研究》(2003年至今)与国际版Rural China(2010年至今)创刊编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实践与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探寻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编 新型农业革命与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 ——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一、中国新型的农业革命

二、食物消费的革命

三、人地压力的减轻

四、中国大陆的农业革命与英格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的比较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对错

一、人口问题

二、土地承包制度

三、当前的历史性契机

四、与美国模式的不同

五、国家的角色

六、两大国情的相互关联

七、理论的局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博塞拉普《农业增长的条件:人口压力下农业演变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

第二编 新型农业的基本特色

第五章 “半工半耕”的小农家庭与非正规经济

一、两大经典理论与中国历史经验

二、“半工半耕”小农家庭的经济行为与资本主义—个人化行为的不同

三、家庭经济单位的竞争力

四、与现代法律的关系

五、与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

一、成本收益抽样数据

二、农业普查数据

三、地方和微观的证据

四、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

五、一个解释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动力:公司、国家,还是农户

一、旧农业中机械和农药投入的增加

二、另一组不同的数据

三、新农业中的资本化

四、资本投入的工资起源

五、新型的农业革命

六、适度规模的农业

七、从宏观层面看

八、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出

九、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大豆生产和进口的经济逻辑

一、大豆生产

二、大豆需求

三、种植小农与相关产业

四、结论

后记:中国农产品价格为何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小农户与大市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三、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四、小农户+大商业资本vs.资本主义规模化生产

五、纵向一体化:不同层面的不同最佳规模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编 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未来

第十章 农业合作化路径选择的两大盲点: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的启示

一、国家领导+农民自治的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

二、规模化的英美“大而粗”与东亚“小而精”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三、中国合作社的现状:私利与社区公益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一、农业现代化历史中的两大模式:地多人少与人多地少

二、美国“模式”的误导

三、实际案例

四、对家庭农场理论和实际的误解

后 记

附录:中国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出处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一、探讨的问题

二、粮食政策中的突出实例:推广双季稻

三、其他案例以及土地财政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中国农业发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合作的利与弊

一、高度行政化的旧农业

二、放任市场的新农业

三、专业合作社:修辞与实际

四、对农民创新性和权益的忽视

五、另一种可能:东亚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中国农业往哪里去

一、历史背景

二、新农业

三、中国农业往哪里去?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怎样推进中国农产品纵向一体化物流的发展:美国、中国和“东亚模式”的比较

一、中国和美国农业体系的基本不同

二、模仿美国模式?

三、东亚模式的启示

四、“发展型国家”模式?

参考文献

结语

第十六章 结论

一、不适用的与适用的现有理论

二、新型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国家农业政策的盲点

四、东亚经验的启示

五、宏观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补记:国家与村社的二元合一治理?——华北与江南地区的百年回顾与展望

一、百年回顾

二、村庄社区的衰落

三、国家与村庄关系的三大模式

四、新型的民众参与模式?

代后记 探寻中国长远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是202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宗智。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与演进特征进行了综述。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不仅能对GTAP模型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更能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学习。
航空文化:理论、实践与产业发展 电子书

深入分析航空文化,推动航空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