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时常听家长说起孩子不愿意读名著。想过为什么吗?编者认为一是没有选到好书,翻译、编译差,字体小,错字多,无插图、枯燥乏味...... 二是孩子读不懂,没有人帮他们扫除阅读上的字词障碍、理解障碍,并和孩子互动讨论,帮孩子解答疑难。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23位知名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是智慧熊联合教育专业出版商商务印书馆倾力打造。所有的编排都是丛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无障碍阅读】
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丛书将生僻词、重要人物、重点语句、引用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精评,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
【精美彩色插图】
图文并茂的编排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增加了主人公的立体形象,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名师导学3-2-1】
全书导读使孩子知道所阅读图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做到了然于心。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孩子们知晓名著应该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励志版名著】
本书有名言记忆版块,一句名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过一切,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此编者也希望家长多买书,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把你的感受分享给你的孩子,也鼓励孩子讲出他对名著的看法,只要我们有心,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内容简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彩插励志版 无障碍阅读)》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 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海伦的情绪非常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不到现实生 活中的爱,她的内心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才 燃起了海伦对生活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学会了阅读 和写作,认识和体会了许多不同的事物。凭着海伦坚强的意志,她闯过一个 个困境,从考入大学到走进社会,一路的艰辛和努力,足以让我们动容。第二部分是海伦 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散文中,海伦假想自己如果有三天的光明将会去做什么:一天,她要看到老师和亲 朋好友,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将他们的外貌深深地印在心上。第二天, 她要去参观博物馆、戏院或电影院,了解人类和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第三天,她要在现实世 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三天的活动,充实 而短暂,海伦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让我们徜徉在作者朴实的语言世界中,走进她的生活,了解她的内心,真切地去感受那份坚强与善良。
《爱的教育(彩插励志版 无障碍阅读)》是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10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 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 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 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 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 人心弦。而那众多丰满的人物 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怀有侠义之举且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 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还 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
整部作品语言朴实、晓畅,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可以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美好的生活和心灵。
《童年(彩插励志版 无障碍阅读)》是 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 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 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 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 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 看的《童年》一书。
阿廖沙三岁时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而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令人窒息的家庭。 在这个家庭里,父子、兄弟、 夫妻间钩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六亲不认,甚至为一些小事常常争吵斗殴。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又 喜怒无常,脾气暴躁,经常 凶狠地毒打外祖母,还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幸好外祖母对阿廖沙非常的慈爱,给他讲传说、童话和民间故事,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 导,但她却独自承受着一 切生活压力而毫无怨言。母亲被迫改嫁,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间,开始了独立谋生的生涯。
全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并且深刻地勾勒了19世纪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 光辉、 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汤姆·索亚历险记(彩插励志版 无障碍阅读)》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了19世纪美国一个小镇的生活情景,也是当时美国生活的缩影。
汤姆是个充满幻想的孩子,他像其他孩子一样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却又有好多优点,他善良、可爱、乐于助人。他讨厌教堂里老师毫无趣味的说教,也不喜 欢 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他喜欢海盗,喜欢过新鲜刺激的生活。他总在危险时刻,做出其他孩子无法做出的正义行为,以此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魅力。贝琪·撒 切 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爱情攻势。镇上还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是汤姆的好朋友。
顽皮的汤姆常常逃学闯祸。一次他与哈克贝利·费恩在墓地目睹了一起凶杀案,还一起逃到荒岛上做起了“海盗”。没过多久,又与贝琪·撒切尔在岩洞里迷了路,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威胁……从洞里出来后,汤姆和贝琪指证了杀人犯,又得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小英雄。
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虚伪。从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穷人和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各个方面的生活。
......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生于亚拉巴马 州。海伦出生19个月时不幸患病,两 耳失聪,双目失明。7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长达50多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 下,海伦成功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 子学校,后又进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学习,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大学期间,她出了一本书《我的生活》, 它不仅给盲人而且给千千万万健康人带 来了鼓舞。后来她成为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到美国各地以及亚洲、欧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事业筹集资金。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访问多所医院, 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和意志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崇敬。1964年海伦被授予美国公民极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 被推选为世界十大杰出女性之一。
她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主要作品有《我的生活》《我的老师》《愿我们充满信心》及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享年88岁。去世后,世界各地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她终身致力于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影响遍及全球。
艾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是 意大利19世纪 知名的作家。他于1864 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的小镇。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兴起了一阵爱国主义风潮。 这股风潮对于年幼的亚米契斯来说,记忆尤为深 刻,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经参加过军队,后来又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 战役,退役后还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 过特写、报道,以及几本短篇小说。退伍后,他定居都灵,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军队以及 学校生活的描写。后来,亚米契斯因心脏病于 1908年3月12日去世。《爱的教育》是他的一部日记体小说,耗时10年创作而完成,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 级小学生的日记》,正是这本书使得他成为世界ji的大作家。其他作品主要有:《意大利军旅生活》《五月一日》《卡尔美拉》等。
马克西·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他出身贫穷,四岁丧父,十一岁便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成才。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二十四岁那年发表了他的一篇作品,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 馆 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要署个名 才 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署‘马克西姆?高尔基’吧。”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很大的”。从此,他 就以 此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丰,许多出色的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 杰出的代 表”。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美国知名的小说家及演说家, 是19世纪后期美 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自小外出拜师当学徒。做过排字工人、水手、士兵,还 经营过矿业、木 材业和出版业,后来成为记者,并开始写作幽默文学。他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影 射了美国“民 主选举”和“民主天堂”荒谬的本质。1876年发表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浓厚的地方特色,对人物进行敏锐观察,以其 风趣幽默的 语言,一跃成为世界 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成为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章节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爱的教育》
《童年》
《汤姆·索亚历险记》
《昆虫记》
《鲁滨孙漂流记》
《海底两万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外国经典名著套装是20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外国经典名著套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