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丛书:中医基础入门

中医学习丛书:中医基础入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是吾中华民族伟大宝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疗效。它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生息发展,始终与人们的生存斗争相结合,为吾中华民族之繁衍昌盛作出了宝贵而重要的贡献。《中医基础入门》主要介绍脏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病因病机、诊治、辨证、防治法则等方面的中医基础理论。全书既有辨证用药之正方,也有民间验方、针灸推拿与药膳食疗之法,还有预防保健之措施,学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而参考之。

作者简介

  朱抗美,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宣传志愿者,上海市卫生局呼吸内科质量督察中心成员,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脏器纤维化方向成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脏器纤维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委孵化器根路铭研究所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黄吉赓名中医工作室”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呼吸病实验室负责人。曾先后师从刘树农教授和张伯讷教授,具备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在阐释中医理论、中医独特诊断与治疗经验方面经验较多。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海市学术讲座、上海教育电视台讲座中做介绍和讲课。发表《肾的精气阴阳理论源流考》等论文6篇,出版《肥胖的自测及治疗》等著作五部,先后培养硕士生6名。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及上海市教委“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舌象变化研究”两项课题研究。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二、中医治病的三大原则

(一)审察内外

(二)辨证求因

(三)四诊合参

第二章 脏象

一、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二、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三、奇恒之府

(一)脑

(二)骨与髓

(三)脉

(四)女子胞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三)五脏与六腑

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气血津液

一、气

(一)气的生成

(二)气的分类与分布

(三)气的功能

(四)气的运动与运动形式

(五)气与脏象学说的关联

二、血

(一)血的生成

(二)血的功能

(三)血的循行

(四)血与脏象学说的关联

(五)血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

第四章 阴阳五行

第五章 病因与病机

第六章 诊法

第七章 辩证防治法则

第八章 防治法则

中医学习丛书:中医基础入门是200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作者俞雪如。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学习丛书:中医基础入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医传奇 电子书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艾灸、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性在于协助恢复人体的阴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 电子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
中医入门捷径——方剂必背轻松记 电子书
本书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一线教授倾力打造,以最新教材为底本,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方剂歌诀引入,对该方配伍特点,临床应用注意点等以简练形式列出,重点难点提示,易学易记,旨在帮助中医初学者、爱好者理解并记忆,较迅速奠定中医基本功底。本书以新版《方剂学》教材为底本,通过朗朗上口的速记歌诀帮助读者记忆。编者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紧扣教材,着重提炼方剂学重要知识点,包括教学重点及常见考点,同时配合图表解,
中医入门捷径——中药必背轻松记 电子书
本书以最新版教材为底本,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着重提炼中药学重要知识点,包括教学重点及常见考点,同时配合图表解,便于记忆。书中加黑内容为中药学考点、重点,要求深入学习掌握。本书旨在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一条快速入门之捷径。《中药必背轻松记》以新版《中药学》教材为底本,通过歌诀形式解决中药的记忆问题。编者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紧扣教材,着重提炼中药学的重要知识点编写本书。编者从药物多角度出发,编写了相似
中医入门捷径——中医经典必背轻松记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部分经典原文以及对临床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原文,以供读者诵读学习。原文中下标波浪线者,为古医籍的经典语录,提示初学者需要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待以后临床实践时深入理解。针对每一篇原文摘录笔者均配有白话讲解,方便读者理解古文整体含义以帮助迅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