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能够显著地提升系统频谱和功率效率,是近年来无线移动通信领域为活跃的研究方向。《大规模MIMO 无线通信》系统讨论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大规模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大规模MIMO上下行数据传输、大规模MIMO全向预编码传输以及波束域大规模MIMO光无线通信等内容。

章节目录

目录

前言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

1.1 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与信道信息获取 1

1.2 大规模MIMO上下行数据传输 3

1.3 大规模MIMO同步与控制信息传输 7

1.4 后续各章 内容提要 9

第2章 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 13

2.1 大规模MIMO窄带信道模型 13

2.2 大规模MIMO-OFDM信道模型 16

2.3 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模型 20

2.3.1 下行波束域信道模型 20

2.3.2 下行波束域信道渐近特征 21

2.3.3 下行波束域信道近似 23

2.3.4 上行波束域信道模型 24

2.4 附录 26

2.4.1 引理2.1的证明 26

2.4.2 式(2.16)的推导 27

2.4.3 命题2.1的证明 28

2.4.4 命题2.2的证明 30

2.4.5 命题2.3的证明 31

第3章 大规模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 33

3.1 角度域导频复用信道状态信息获取 33

3.1.1 导频复用机理 33

3.1.2 导频复用情况下的多用户传输 36

3.1.3 导频资源调度设计 39

3.1.4 数值仿真 43

3.1.5 小结 46

3.2 角度时延域导频复用信道状态信息获取 49

3.2.1 基于相移可调导频的信道获取:单符号情形 49

3.2.2 基于相移可调导频的信道获取:多符号情形 57

3.2.3 数值仿真 60

3.2.4 小结 64

3.3 附录 65

3.3.1 定理3.1的证明 65

3.3.2 定理3.2的证明 66

3.3.3 定理3.3的证明 66

3.3.4 引理3.1的证明 69

3.3.5 定理3.4的证明 69

3.3.6 命题3.1的证明 70

第4章 大规模MIMO上行传输 72

4.1 自由概率 72

4.1.1 概述 72

4.1.2 自由概率与算子值自由概率 73

4.1.3 随机矩阵多项式的自由确定性等同 77

4.1.4 基于自由确定性等同的容量分析 80

4.2 大规模MIMO上行信道容量分析 84

4.2.1 概述 84

4.2.2 问题陈述 85

4.2.3 基于自由确定性等同的容量分析 88

4.2.4 和速率容量可达的优发送协方差矩阵 93

4.2.5 数值仿真 95

4.2.6 小结 98

4.3 大规模MIMO上行低复杂度多项式展开信号检测 99

4.3.1 概述 99

4.3.2 系统模型和问题陈述 100

4.3.3 基于经验矩确定性等同的低复杂度PE检测器 103

4.3.4 低复杂度PE检测器算法 108

4.3.5 数值仿真 109

4.3.6 小结 113

4.4 附录 113

4.4.1 定理4.1的证明 113

4.4.2 定理4.2的证明 118

4.4.3 引理4.1的证明 123

4.4.4 定理4.4的证明 124

4.4.5 引理4.2的证明 127

4.4.6 引理4.3的证明 127

4.4.7 定理4.5的证明 128

4.4.8 定理4.6的证明 130

4.4.9 定理4.7的证明 132

4.4.10 引理4.4的证明 135

4.4.11 定理4.8的证明 136

4.4.12 定理4.9的证明 138

第5章 大规模MIMO下行传输 139

5.1 大规模MIMO波束分多址传输 139

5.1.1 概述 139

5.1.2 信道模型及其空间特性 139

5.1.3 基于和速率上界的下行优传输 142

5.1.4 波束分多址传输 147

5.1.5 数值仿真 153

5.1.6 小结 156

5.2 多小区大规模MIMOBDMA传输功率分配 156

5.2.1 概述 156

5.2.2 系统模型 157

5.2.3 大化和速率的功率分配设计 159

5.2.4 功率分配算法 162

5.2.5 数值仿真 167

5.2.6 小结 172

5.3 逐波束同步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MIMO传输 172

5.3.1 逐波束时频同步 172

5.3.2 逐波束同步的波束分多址传输 179

5.3.3 数值仿真 184

5.3.4 小结 189

5.4 大规模MIMO下行鲁棒预编码传输方法 189

5.4.1 概述 189

5.4.2 系统模型和问题陈述 190

5.4.3 基于确定性等同的鲁棒线性预编码设计 194

5.4.4 低复杂度鲁棒线性预编码设计 201

5.4.5 数值仿真 206

5.4.6 小结 210

5.5 附录 210

5.5.1 引理5.1的证明 210

5.5.2 引理5.2的证明 210

5.5.3 引理5.3的证明 212

5.5.4 引理5.4的证明 214

5.5.5 定理5.4的证明 215

5.5.6 定理5.5的证明 218

5.5.7 定理5.6的证明 219

5.5.8 定理5.7的证明 220

5.5.9 定理5.8的证明 222

5.5.10 定理5.9的证明 223

5.5.11 定理5.10的证明 227

5.5.12 定理5.11的证明 229

5.5.13 定理5.12的证明 230

第6章 大规模MIMO全向预编码传输 233

6.1 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全向预编码的传输方法 233

6.1.1 概述 233

6.1.2 系统模型 234

6.1.3 全向预编码矩阵需要满足的条件 238

6.1.4 全向预编码矩阵设计与性能分析 240

6.1.5 数值仿真 246

6.1.6 小结 250

6.2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全向空时编码方法 250

6.2.1 概述 250

6.2.2 系统模型 251

6.2.3 STBC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253

6.2.4 STBC的设计方法与分集性能分析 255

6.2.5 STBC设计实例 258

6.2.6 数值仿真 263

6.2.7 小结 265

6.3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全向预编码与全向合并的同步方法 266

6.3.1 概述 266

6.3.2 系统模型 267

6.3.3 预编码矩阵与合并矩阵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269

6.3.4 预编码矩阵与合并矩阵对同步性能的影响 271

6.3.5 预编码矩阵与合并矩阵的设计 278

6.3.6 数值仿真 282

6.3.7 小结 285

6.4 附录 285

6.4.1 引理6.1的证明 285

6.4.2 定理6.1的证明 288

6.4.3 定理6.3的证明 288

6.4.4 引理6.3的证明 289

6.4.5 GLRT检测器的推导 291

6.4.6 MD概率与FA概率的推导 293

6.4.7 引理6.5的证明 295

6.4.8 引理6.6的证明 298

6.4.9 引理6.7的证明 299

第7章 波束域大规模MIMO光无线通信 300

7.1 利用发送透镜的波束域大规模MIMO光无线通信 300

7.1.1 概述 300

7.1.2 基于发送透镜的光通信系统与信道建模 301

7.1.3 基于线性预编码的传输方法 309

7.1.4 总功率约束条件下波束分多址传输 313

7.1.5 单个LED功率约束条件下波束分多址传输 317

7.1.6 数值仿真 319

7.1.7 小结 324

7.2 利用收发透镜的网络大规模MIMO光无线通信 324

7.2.1 概述 324

7.2.2 网络MIMO光传输信道模型 325

7.2.3 总功率约束下网络BDMA传输 332

7.2.4 单个LED功率约束下网络BDMA传输 338

7.2.5 数值仿真 340

7.2.6 小结 344

7.3 附录 344

7.3.1 定理7.1的证明 344

7.3.2 定理7.3的证明 345

7.3.3 定理7.4的证明 347

7.3.4 定理7.5的证明 348

7.3.5 定理7.9的证明 350

7.3.6 定理7.10的证明 351

7.3.7 定理7.13的证明 352

参考文献 353

索引 373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是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西奇。

得书感谢您对《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AI+电信网络 运营商的人工智能之路 电子书
1.本书同时涉及了人工智能与通信两大热门领域,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涵盖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通信领域案例的图书。本书的出版对于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行业有指导性意义。 2.作者为行业知名专家,主持了中国联通许多重大技术工作,还担任过多个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大话物联网(第2版) 电子书
通信圈子里的“古典名著”,畅销10年的经典好书,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读物。 大话物联网在保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重点增强了图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并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本书写作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从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体系结构、发展现状,到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进展,再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支撑技术,面面俱到!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激光切割与LaserMaker建模 电子书
阅读本书可以快速入门并从零开始制作第 一件激光切割作品,掌握利用激光制图软件进行结构和外观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体验激光造物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书主要作者龙丽嫦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电化教育馆教研部负责人,是红棉创客空间负责人,组织3D打印、激光切割创客活动多年,拥有丰富的激光切割教学经验及粉丝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