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一个可能的摄影理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次关于摄影理论的讨论,图文并茂,理论分析与奇闻轶事、新闻纪实兼顾。

内容简介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由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和摄影家让·摩尔共同撰写,全书收纳超过240张图片,是两位作者对摄影的实验和演绎。“没有一张照片可以被否定。所有照片都具有事实性。需要加以检验的只是照片以何种方式能够或不能赋予事实以意义。”写下这些话时,我们时代两位深刻而雄辩的视觉探索者,对一种似乎是最直截了当的艺术形式的歧义性,提出了最为独特的思考。

图文并茂,理论分析与奇闻轶事、新闻纪实兼顾。书中探索了摄影师与被拍摄之物、图片与观众、被拍摄的瞬间与回忆之间的张力。伯格和摩尔,以批评家的道德热忱和摄影家的实践技术,制作了这部著作,由此拓展了由瓦尔特·本雅明、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所开创的批评前沿。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伯格(John Berger)

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年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创作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zui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书,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A致X:给狱中情人的温柔书简》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法国安东尼去世。

作者:让·摩尔(Jean Mohr)

瑞士纪实摄影家,约翰·伯格的挚友。摩尔自1949年起就活跃于摄影创作领域,主要与包括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作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在内的世界人道主义组织进行合作。他与约翰·伯格合作出版的书主要有《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幸运的人:一个乡村医生的故事》《第七人》等。

译者:沈语冰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并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与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十二部,其中《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获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zui终提名奖。因“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为中国艺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丰富了中文世界的学术视野”,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我的镜头之外

你在那里干什么?

那个模仿动物的陌生人……

马塞尔,或选择的权利

自拍像

我看到了什么?

一张加镜框的伐木者头像

令人怀疑的异国情调

没有独家新闻

没有拍摄的主题

外观

摄影的含混性

照片的大众使用

外观之谜

如果每一次……

写给读者的说明

故事

开始

插图目录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是2018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瑞士]让·摩尔。

得书感谢您对《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立体构成 电子书
立体构成主要研究三维空间中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培养三维空间设计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立体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将造型元素进行孤立检视,对其施加理性的分析,研究不同造型元素的情感特征和造型积极性;然后是通过对人类视觉艺术经典作品和自然形态的结构分析,揭示并把握其内在精神、潜在结构、基本形式与表现手法,对形态构成法则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终将造型结构元素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构
歌曲创作指南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歌曲的整体创意、歌曲的基本要素、旋律线、节奏、调式、曲式结构等基础知识,还有调性转换、二声部写作、素材及其发展手法等进阶内容。
美发师剪发技术精修教程 电子书
本书将经典课程与当代课程紧密结合。在经典课程中,首先讲解剪发技术中zui基础的方圆三角修剪技术、堆积与去除重量修剪技法,然后融会贯通,交叉讲解圆形堆积、经典堆积、方形去除等基础发型的修剪技术。在当代课程中,本书通过对长发、中发、短发的12个修剪案例的详细图解,进一步提升读者的剪发修剪技术。zui后,本书还配有4个真人修剪案例以及基础修剪示范视频,详尽讲解剪发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变化。本书适合美发学
设计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依照教育部2006年3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趋势论等。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艺术院校各专业和普通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自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