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集

李清照诗词集:风住尘香花已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才女”之称。

她的词婉约清丽,音律谐婉,感情真挚;善用白描手法,独具一格,被称为“易安体”。被誉为”词国皇后”。

在大地上,这个天才诗人度过了她才情四溢又波澜起伏的一生。

她有旷世的婉约才情,写尽闺阁女儿态;她有铁血的豪放风骨,喊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的爱情“并非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她的婚姻“琴瑟和谐,愿为君洗手作羹汤”,再婚被骗“宁可坐牢离婚也绝不妥协”,轰动朝廷内外。

完整收录李清照诗词87首,传诵了1000多年的经典。

精选近百幅名画作为插图,精彩美丽,宜读宜藏。

内容简介

本书完整收录李清照诗词87首,传诵了1000多年的经典。精选近百幅名画作为插图,精彩美丽,宜读宜藏。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诗人,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婉约清丽,音律谐婉,感情真挚;善用白描手法,独具一格,被称为“易安体”。字字句句真情流露,意趣天成;历经千年,光彩依然。

章节目录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 1

双调忆王孙 赏荷 / 4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其一 / 8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其二 / 10

点绛唇 蹴罢秋千 / 12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 16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已深 / 20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24

浣溪沙 闺情 / 28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 / 30

庆清朝 禁幄低张 / 34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 38

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 / 42

鹧鸪天 桂花 / 44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 46

怨王孙 春暮 / 50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 52

红藕香残玉簟秋 / 56

暖雨晴风初破冻 / 60

莫许杯深琥珀浓 / 64

春到长门春草青 / 68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 / 72

行香子 草际鸣蛩 / 76

满庭芳 小阁藏春 / 80

多丽 咏白菊 / 84

晓梦 / 88

新荷叶 薄露初零 / 90

木兰花令 沉水香消人悄悄 / 94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 98

念奴娇 春情 / 102

点绛唇 闺思 / 106

长寿乐 南昌生日 / 108

声声慢 寻寻觅觅 / 112

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 / 116

感怀 / 118

临江仙 梅 / 120

瑞鹧鸪 双银杏 / 122

分得知字韵 / 126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 / 128

夏日绝句 / 132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 / 134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 138

春残 / 140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 142

浪淘沙 帘外五更风 / 144

忆秦娥 咏桐 / 146

偶成 / 150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 152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 / 156

行香子 天与秋光 / 158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 162

咏史 / 166

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 / 168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 / 172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 176

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 180

钓台 / 186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 188

题八咏楼 / 192

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 / 194

清平乐 年年雪里 / 196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 200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 / 204

永遇乐 落日熔金 / 208

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 / 212

殢人娇 后亭梅花开有感 / 214

李清照诗词集是2019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作者柳萍。

得书感谢您对《李清照诗词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找诗词王国(赏析背诵篇) 电子书
《寻找诗词王国》带领孩子快乐学习诗词,亲自诵读音频,阅读测试卷检验成果。
崇高的价值:历代经典励志诗词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历代经典励志诗词的选集,所选诗词自《诗经》至清诗,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包括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代诗词、宋代诗词、元明清诗词等,作者从屈原、曹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到欧阳修、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林则徐等,旨在为读者展现美好正直的感受和想法。
在醉美的古诗词里重逢 电子书
本书选古诗词203首做精炼解读,实际涉及241首之多。解读注重从诗词文本要素与结构及逻辑的关联性入手,力求深入到诗歌的细节或为人所忽视的局部,又力求给读者以言简意赅或古朴生动的效果。
诗词里的四季之美 电子书
本书作者以四时节序为主线,通过一年四季的常见意象,生活中的花石草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赏析,娓娓道来,和读者共享古人眼中的节令与物候,分享四季变迁中的幽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