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城市产业社区的未来图景

特色小镇:城市产业社区的未来图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特色小镇研究:产业与空间融合,城市产业社区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特色小镇代表性案例研究的形式,回顾总结特色小镇制度化、组织化、市场化的创建历程和经验成效。受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启发,本书把特色小镇看作是一个经济社会主体多样性、自组织并通过学习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获得成长性的复杂系统,产业和空间是其两大核心要素,创造性的提出“城市产业社区”的概念,探究特色小镇融合集成城市平台、产业平台和创新平台三大平台功能的机制,深入诠释特色小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举。本书选取长三角区域若干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特色小镇展开案例分析,这10家特色小镇分别是杭州的玉皇山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梦想小镇、艺尚小镇,诸暨的袜艺小镇,常州的石墨烯小镇,苏州的苏绣小镇、智谷小镇,上海的东方美谷,安徽的三瓜公社小镇。其中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石墨烯小镇、智谷小镇是科创小镇,袜艺小镇、苏绣小镇、艺尚小镇、东方美谷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尚小镇,基金小镇是新兴服务业小镇,三瓜公社小镇是乡村振兴小镇。这些小镇的产业与区位各有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举措也各有各的高招。本书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人才吸引、产业培育的过程,突出特色小镇建设给所在区域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化,按照“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段的大致格局,抓住小镇创建前后的变化,分析特色小镇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城市产业社区“三生融合”的创业创新环境举措,以及城市产业社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应成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总编简介

总编单位简介

新中国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总序)

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精致美丽窗口(代序)

第一章 特色小镇的实践探索

一 特色小镇的建设背景

(一)特色小镇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我国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三)特色小镇是我国积极拥抱新科技革命成果的重要舞台

二 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一)特色小镇从浙江起步

(二)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引起中央的重视

(三)特色小镇在全国的星火燎原

三 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保障

(一)浙江的特色小镇政策

(二)中央层面的特色小镇政策

(三)其他地区的特色小镇政策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产业社区视角下的特色小镇

一 特色小镇的理论探究

(一)产业空间组织

(二)创新平台

(三)治理机制

(四)区域发展模式

二 产城人文融合的城市产业社区

(一)产业社区

(二)英国King’s Cross创意社区

(三)硅谷高科技产业社区

三 城市产业社区的新供给机制

(一)城市产业社区价值创造的整体竞争优势

(二)特色小镇创造新供给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梦想小镇:成就梦想的创业创新生态圈

一 梦想小镇旧貌换新颜

(一)八百年古镇孕育新生机

(二)清晰的功能定位只为有梦想的你

(三)“技术+服务+资本”浑然一体的板块布局

(四)目标明确步步为营

(五)小镇大事记

二 梦想小镇缘何换新颜

(一)在小镇内部打造有机分工的创业创新生态小系统

(二)小镇与周边形成有机分工的产业生态大系统

三 “引进来+走出去”寻更大的梦想

(一)以梦想小镇法国村为载体,打造中法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汇聚地

(二)依托浙江大学校友资源,打造企业总部集群

(三)打造沪杭创新中心,积极接轨上海整合全球科创资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云栖小镇:与未来同行

一 云栖小镇蝶变

(一)云栖小镇的过往

(二)小镇建设探索

(三)云栖小镇大事记

二 开发区的华丽变身

(一)政府篇

(二)新资本篇

(三)产业篇

三 云栖小镇的科技创新生态

(一)创新牧场

(二)产业黑土

(三)科技蓝天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昆山智谷小镇:阳澄湖畔的创新极核

一 昆山智谷小镇前世今生

(一)昆山智谷小镇发展历程

(二)昆山智谷小镇发展大事记

二 昆山智谷小镇奏响创新“协作曲”

(一)打造科技园区,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阳澄湖科技园

(二)打造大学校区,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昆山杜克大学

(三)打造创意社区,营造品质生活空间——大渔湾风情社区

三 “智”存高远打造创新“强磁场”

(一)创新之魂:形成要素资源融合的创新新优势

(二)开放之门:构建开放、共享、合作的创新新格局

(三)活力之源:构建宜居宜业的创新新天地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石墨烯小镇:西太湖畔的未来碳谷

一 石墨烯小镇缘起

(一)石墨烯登临西太湖

(二)石墨烯小镇发展大事记

二 石墨烯产业生态进化

(一)孵化培育石墨烯产业

(二)石墨烯小镇创建关键举措

(三)创业创新生态演进

三 领创烯时代共创碳未来

(一)石墨烯创新中心赋能创新链、产业链协同

(二)区域协同、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山南基金小镇:山中飞出金凤凰

一 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历程

(一)1993~2006年的杭州陶瓷品市场阶段

(二)2007~2009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

(三)2010~2014年的文化创意+金融产业发展阶段

(四)2015年之后依托基金特色小镇的发展阶段

(五)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发展大事记

二 山南基金小镇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小镇形成了较强的资源集聚效应

(二)小镇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小镇树立了广泛的国际认同

三 山南基金小镇的创建做法

(一)区位的选择

(二)环境的打造

(三)配套的跟进

(四)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艺尚小镇:未来设计之都

一 衣裳到艺尚

(一)发展历史

(二)艺尚小镇大事记

二 走向设计之路

(一)三管齐下聚人才

(二)服务支持体系

(三)时尚产业的创业创新生态

三 将杭州设计带向世界

(一)数据赋能提高生产率

(二)国际秀场展风貌

(三)跨境电商助力出海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袜艺小镇:再亮“国际袜都”新航标

一 破立之间迸发转型发展新活力

(一)袜业困境

(二)袜艺小镇大事记

(三)袜业新生

(四)大唐镇新风貌

二 重构袜业,重塑大唐

(一)政府篇

(二)产业篇

(三)袜艺生态篇

三 “国际袜都”新航标

(一)互联网资源对接促使商业贸易模式转型

(二)袜子是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东方美谷:专注美丽健康产业

一 “东方美谷”到底是什么

(一)从农业产业园到高新技术产业园

(二)东方美谷是什么?

(三)东方美谷大事记

二 “东方美谷”行动策略与体系构建

(一)定位规划与产业发展的再提升

(二)特种行业监管创新和政策扶持

(三)平台化推进的产业支撑体系

(四)强强联手的品牌之路

三 “东方美谷”的未来

(一)核心承载区战略

(二)美丽健康产业之城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苏绣小镇:秀出发展新空间

一 苏绣小镇的历史与今生

(一)发展历史

(二)苏绣小镇大事记

二 “秀出”“四高”建设标准

(一)高标准统筹规划设计

(二)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

(三)高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四)高质量践行三生融合

三 “秀出”特色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多元合作机制

(二)聚焦特色产业,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三)强化政策保障,促进非遗文化传承

(四)加大宣传推介,提升对外品牌形象

(五)立足以人为本,汇聚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三瓜公社:构筑城乡融合的支点

一 三瓜公社关于文化、村落和扶贫的故事

(一)三瓜公社简介

(二)关于文化的记忆

(三)土地、村落和扶贫的故事

(四)三瓜公社大事记

二 以产业融合促乡村再造的“三瓜”实践

(一)特色兴村: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

(二)农民合作:走出合作脱贫之路

(三)互联网:乡村发展新推手

(四)产业融合:走出独特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之路

三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支点的几点启示

(一)阻止乡村衰败,实现乡村振兴,“人”的回归是关键

(二)留住乡土人才、增加农民收入,产业发展是条件

(三)重塑乡村功能,促进农村发展,遵循规律是前提

(四)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城乡融合,搭建支点是要害

第十三章 特色小镇建设的总结与展望

一 特色小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

(一)特色小镇是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色小镇在供给侧的创新举措

(三)特色小镇供给侧的治理创新

二 未来展望

(一)产业社区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

(二)特色小镇的特色要更突出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要更融合

(四)特色小镇要借力都市圈

(五)特色小镇要适应数字化生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浙江特色小镇提升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 特色小镇建设的质量短板及其体制机制原因

二 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

附录二 关于特色小镇与高端装备产业同步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特色小镇三大平台功能的短板

二 小镇与装备制造业同步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附录三 旧金山湾交通模式对杭州湾经济区交通与城镇产业布局的启示

一 旧金山湾区(硅谷)交通组织方式的特点

二 G60公路与硅谷101公路的比较

三 加快推进杭州湾经济区交通与城镇-产业协同一体化

后记

特色小镇:城市产业社区的未来图景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白小虎。

得书感谢您对《特色小镇:城市产业社区的未来图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治理创新研究 电子书
本书力图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融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立足城市社区治理的场域特点、规律和条件,从理论到实践对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创新这一难点和热点主题展开深入研究,系统性地解答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理论与现实基础、实存样态状况、治理内在逻辑、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现实动因及机理、模式与成效、引导策略和管理对策等问题。本书研究共计分为5篇17章,具体包括:(1)理论基础与现实
世纪展望:崛起的长江沿岸城市产业带 电子书
本书分为长江沿岸城市产业带规划思路;长江沿岸城市产业带的总体研究;长江沿岸城市产业带专题研究等。
数字经济 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 电子书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被提出来,并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支持。 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2017年1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发布《数字经济2.0报告》。同年3月3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数字经济”与“互联网 ”一脉相承。“互联网 ”强调的是连接,“数字经济”强调的是连接之后,有产出,有效益。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变革?企业、消费者、政府以及整个社会该如何迎接数字经济的到来?本书作者汤潇为您深度解读。
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 电子书
本书在实地田野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宏观、微观考察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复杂图景及致贫机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和反贫困出现的新情况,寻找各种反贫困政策措施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未来完善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参考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基于分工视角的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撇开行业的特殊性,从更为一般的角度来研究各产业区位选择和再区位的过程和特征,寻找出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出其表象下面本质的原因和机理,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