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深入解析,凸显当代中国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西北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一年出版一本,今年是第六本。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恩格斯的住宅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正义、道德、意识形态、异化劳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析,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国国情,从学理上论证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凸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委会
目录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
一 历史唯物主义彰显的历史意识
二 “新中国”“新时期”和“新时代”
三 面向未来的“新时代”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学以成人”
一 接受与认同:延续“历史的人”
二 实践与扬弃:成为“现实的人”
三 反思与创新:期许“时代新人”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五重逻辑
一 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与延展
二 文化逻辑: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汲取和转化
三 历史逻辑: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承鉴和总结
四 实践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经验的提炼与概括
五 主体逻辑:习近平独特贡献、党的顶层设计和人民大众实践的交互作用
重读《资本论》
引言
一 放松监管,热钱和养老金
二 生产,消费和养老金
三 养老金、法律和政治行动
四 结论
论习近平关于文艺方面论述的时代价值
一 在回应时代的呼唤、界定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中,明确了新时代文艺的功能和作用:文艺引领时代风气,代表时代风貌
二 在反思文艺发展现状、剖析文艺实践的新矛盾新问题中,明确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三 在创新文艺思想、构建文艺理论中,明确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做的哲学反思
一 科学思想:为中国人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根基
二 社会实践:为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条件
三 新思想:为世界人民发展竖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成果评析
一 20世纪80年代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
二 20世纪90年代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
三 21世纪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
四 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成果的评价
在新的历史方位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意蕴
一 主体规定:社会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
二 人民立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政治品格
三 以人民为中心:新的历史方位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四 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全面进步的“人民性”价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二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四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五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进行党的建设,严惩腐败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多重维度
一 从珍惜辉煌成就和解决突出问题的统一中迎接新时代
二 从社会性质不变与主要矛盾变化的统一中理解新时代
三 从把握重要机遇和应对重大挑战的统一中适应新时代
四 从推进重大战略和实现伟大梦想的统一中融入新时代
五 从促进国内发展与做出世界贡献的统一中引领新时代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时、度、效
一 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 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要把握适度原则
三 精准施策提升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成效
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建构若干问题思考
一 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动因
二 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
浅论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文艺功能观
一 第一个维度:国家意志——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认知教育功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
二 第二个维度:人民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审美娱乐功能“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三 两个维度的统一:社会主义文艺优秀作品的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
结语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一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时代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析
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阐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一 研究概况
二 研究论及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文化自信发展路径初探
一 近代以来民族文化自信逐渐恢复
二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自信高度增强
三 开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新格局
四 经验与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分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虚幻的共同体向自由人联合体转变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青年观: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一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习近平青年观的科学内涵
三 习近平青年观的当代价值
四 结语
红色基因传承助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 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深刻关联
二 红色基因传承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独特功能
三 红色基因传承助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一 “互联网+”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的重要背景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的系统建构
三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四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西部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困境: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视域
一 何谓民生:民生问题的政治内涵
二 立足现实:我国西部民生领域发展的重大成就
三 展望未来:西部民生领域的困境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一 以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为重点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上水平
二 以强化舆论导向为主线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上台阶
三 以创新理念载体为手段推动意识形态教育上层次
四 以文化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大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国企党建再思考
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党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二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党建面临的问题
三 新时代国企党建创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辑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宗礼。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