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2

中国文化常识2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方位解读5000年文化精粹,囊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多角度把握其精髓,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指南。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常识2》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结合精美的插图,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作者简介

作者干春松,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内外多家学术团体的客座教授及访问学者。主要代表作品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制度儒學》《儒學概論》《重回王道:儒家與世界秩序》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一 中国世界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诺贝尔奖获得者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

朱舜水和日本文化

莱布尼茨和《易经》

古代的占卜和相面法

十二生肖的排列

孔子和西方的重农学派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孙子兵法》和西点军校

黑格尔眼中的中国哲学

海德格尔翻译《老子》

最早去西天取经的人是玄奘吗

成吉思汗的版图

林则徐和“开眼看世界”

魏源的《海国图志》和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中体西用

胡适和“全盘西化”

季羡林和“河东河西”说

二 思想智慧

庄周梦蝶

八卦和六十四卦

中庸之道

邹衍和孟子

阴阳家是“儒家之别流”

孔子的圣人化

儒曾是一种职业

鬼谷子

秦始皇和韩非子

邓析的“两可之说”

惠施与庄子

荀子的“成相”

两刀论法

王安石和司马光

当王艮遇见王阳明

戴震的科举路

北大的“哲学门”

“哲学”一词的传入

三 典章制度

“亲亲”和“尊尊”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

皇位的传递

世袭制的四种方式

后妃制度

顶戴和花翎

中国古代的博士制度

大学士不是学位

贝勒是什么爵位

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

清代官员铨选制度

察举

武状元

丁忧

中国古代官员是终身制的吗

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

宗谱和家谱

族田

族规

族长

祠堂

著名的《家训》

《仪礼》中的丧礼

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

殉葬

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说法

“暮鼓晨钟”和中国古代的报时系统

衍圣公

四 体育健身

六艺

田猎

射御

养身方术

五禽戏模仿了哪五种动物

象棋趣话

关于下棋的两则成语

唐代王积薪的围棋《十诀》

蹴鞠与现代足球

唐代的马球运动

龙舟竞渡

民族节日与体育

武术比赛项目

《易筋经》十二法

五 风俗节日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礼仪之邦”

天坛和地坛

《礼记》中对洗澡的规定

为何古代的厕所一般建在猪圈旁

《诗经》中对于床的描写

孔子“席不正不坐”

唐代开始流行椅子

北方的火炕和南方的怀炉

战国时期的油灯

蜡烛的起源

三寸金莲

中国古代的名片

踏青

贴春联

猜灯谜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佛教的节日

道教的节日

六 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是一项政治活动

明朝制定历法的一场比赛

扫帚星是灾星吗

“七月流火”

伯阳父说地震

老皇历

中国古代的计时器

屈原的《天问》

海市蜃楼和仙山

中国古代的气象观测

古代天气现象理论

古代人如何预报天气

古谚语和天气预报

谚语和天气预报

七 人口民族

远古三大部落

汉族的形成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古代中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匈奴的兴衰

鲜卑和慕容家族

契丹和辽国

西夏文字知多少

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口传文学

少数民族的歌节

少数民族的禁忌

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概况

我国各民族语言的语系、语支、语族

云南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

元明时期的屯田与移民

八 法律刑罚

刑罚

夏商周三代的刑罚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私设公堂

约法三章

父为子隐

枷锁

明末三大奇案

孔子反对铸造刑鼎

杨乃武与小白菜

孔融的非孝罪

杀嵇康的依据是什么

近代的“治外法权”

捕快

镖局

临时约法

九 军事兵法

十八般武艺

中国古代的兵器

长兵器

短兵器

射远器

明代的火箭

清代的鸟枪和火炮

盔甲

古代著名的兵书

十 语言文字

汉字字形的结构和变化

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的变化

近代中国的新名词

最长的楹联

著名对联举例

符箓

语言与历史

十一 戏剧影像

俳优

宋元杂剧

说书

苏州评弹

相声的谱系

京剧的脸谱

京剧的行当

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

清代的“花雅之争”

四大徽班进北京

同光十三绝

川剧的变脸绝活

革命样板戏

“北京人艺”的特色

常香玉和豫剧

皮影戏

十二 姓名称呼

百家姓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百家姓》和中国人的姓名趣谈

有趣的姓氏来源

周代对于姓和氏的制度

名字和别号

中国的复姓有哪些

古代人为什么让和尚或道士取名

古人的谦称有哪些

古人的尊称

什么是谥号

古人避讳的规则

皇帝的年号

皇帝死后的两种称号

十三 交通运输

中国古代车的起源

骈、骖、驷

《诗经》里的交通工具

汉代车的类型

木牛流马

明清时期的轿车

古代单骑马的马具

轿子

筏子

独木船

中国古代对船的各种称呼

中国古代船上用品的称呼

宋代的海船

指南针和海上航行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

大运河

漕运

宋代的立交桥

现存最古老的石桥

赵州桥的工艺

古人如何传递消息

会馆

驿站和官书的传递

鸿雁传书

大清邮政的建立

“家书抵万金”

十四 中医中药

岐黄之术

医道之宗《黄帝内经》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古代神医

唐代颁布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我国古代的医学流派

中医学中的“神”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

民国初年关于废除中医的争论

中国的食疗和药膳

中药的性能

藏医和藏药

十五 工商赋税

“孔方兄”一词的来历

黄金和白银

元宝

宋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钞币

法币政策和金元券

人民币

行会

市舶司

我国有两条丝绸之路

当铺的演变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同意与英国通商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幌子”的作用

晚清的奖励实业条例

民生主义

门户开放

中国第一任海关关长

状元下海

中国文化常识2是2017年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作者张晓芒。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常识2》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电子书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2015/总第4辑) 电子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致力于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力图促进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与融通,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本辑为第4辑,所收论文作者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李宗桂、丰子义、傅有德、孙熙国、李翔海、田克勒、宋志明、谢晓娟、成中英。
马里(第2版) 电子书
马里共和国位于西非尼日尔河中上游、撒哈拉沙漠西南缘,是一个内陆国家。马里历史悠久,是非洲大陆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该国的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以多贡文化最负盛名。马里近代曾遭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1960年独立。马里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援助非洲的重点国家之一,中国则是马里主要的贸易伙伴。本书对马里共和国的国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外交等进行了较为详细
土耳其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基地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总第2期。
口述史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