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质疑并纠正电影史错误,结合新资料提出观点。

内容简介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是对中国电影前二十年相关史实的再考辨。“再研究”以中国电影史学界既有的影史著述为依据,在整理爬梳相关史料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搜集发现的新资料,对电影史的一些错误史实和观点进行质疑和考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是对中国电影前二十年相关史实的再考辨。“再研究”以中国电影史学界既有的影史著述为依据,在整理爬梳相关史料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搜集发现的新资料,对电影史的一些错误史实和观点进行质疑和考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再考辨

第一节 “中国第一部电影”成说溯源

第二节 电影《定军山》的剧照真相

第三节 究竟电影《定军山》是否存在?

第二章 亚细亚影戏公司与新民公司关系考

第一节 众说纷纭:关于亚细亚和新民的影史记载

第二节 亚细亚公司与新民公司、新民社之关系考辨

第三节 一点疑问:顾无为编演的《西太后》被禁演了吗?

第三章 布拉斯基与亚细亚影戏公司关系考

第一节 亚细亚影戏公司:新店开张还是老店重开?

第二节 布拉斯基在中国的电影活动

第三节 合影之谜:亚细亚影戏公司全体合影中的“布拉斯基”

第四章 对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的再考证

第一节 对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情况的再梳理

第二节 对亚细亚影戏公司其他出品情况的再考辨

第三节 对亚细亚影戏公司几个问题的再考证

第五章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考辨

第一节 关于《难夫难妻》的情节

第二节 关于《难夫难妻》的片长和别名

第三节 关于《难夫难妻》的首映广告和剧照

第四节 《难夫难妻》的影史地位和价值重估

第六章 从小说到电影:《黑籍冤魂》改编情况考辨

第一节 《黑籍冤魂》:从小说到戏剧

第二节 上海新舞台“挟戏自重”的真相

第三节 《黑籍冤魂》的影戏改编

第七章 商务印书馆电影活动再考辨

第一节 对影史相关记载的爬梳与考辨

第二节 对一些错误观点的质疑和纠错

第八章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考辨

第一节 《阎瑞生》:从戏剧到电影

第二节 影片《阎瑞生》演员信息考辨

第三节 影片《阎瑞生》的价值重估

第九章 “含冤见逐”的女性缘何命运殊途:《孤儿救祖记》与《弃妇》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孤儿救祖记》:女性始于婚姻终于血缘的“圆满”结局

第二节 《弃妇》:“被迫出走的娜拉”该向何处去?

第三节 万人空巷还是反响平平:从社会舆论看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

第十章 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申屠氏》研究

第一节 申屠氏复仇故事的历史流变

第二节 电影剧本《申屠氏》的文学改编

第三节 电影剧本《申屠氏》的形式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新英。

得书感谢您对《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琼中史 电子书
梳理并论述了海南岛琼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状况。
海口史 电子书
海口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
屯昌史 电子书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古为屯兵之地,后发展为圩镇,因名。屯昌县处于独特的“三重政治边缘”,因地缘环境和文化语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出意义别致的“熟黎”文化,历史上为琼岛汉、黎文化圈的过渡带。审视屯昌历史的发生与发展,可视为整个海南岛汉、黎族群间民族大融合的缩影,虽非跌宕起伏,却也精彩纷呈。海南建省之后,屯昌县以“能源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显现出与海南岛其他市县不同的发展模式。
六史:唐 电子书
蔡东藩系列作品《六史》之一:“唐”。
六史:明史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