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触手可得的“纸上博物馆”,讲述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中稀见、但在博物馆中用于标示文物名称而常见的十六个字,如“鬲”“甑”“甗”“簋”“斝”“卣”“镈”等。它们在古代分别指代用作盛食物的食器、盛水或酒的青铜器及演奏乐器,从每个生僻字的字形演变、字义出发,结合器物的器形、器用,展现这些汉字所承载的习俗制度、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彩。
本书希望帮助读者认识这些所谓“博物馆里的生僻字”,由字及物,循物见史,以史鉴今。见字、见物、见人,见灿若星辰的中华文明,更见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编者刘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讲述文物故事,赓续历史文脉
序
一 食器
(一)鬲
(二)甑
(三)甗
(四)簋
(五)盨
(六)簠
二 水器/酒器
(一)盉
(二)斝
(三)匜
(四)卣
(五)觥
(六)觚
三 乐器
(一)镈
(二)钲
(三)铙
(四)铎
书架上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生僻字是2024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刘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书架上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生僻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