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度探讨福利伦理,强调精准扶贫。
内容简介
福利伦理作为福利政策、福利制度和福利实践内在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本书在探讨“该不该提供福利”“应该由谁来提供福利”“应该给谁提供福利”“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福利”等几个应然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社会福利在道德上的正当性理由,文化因素尤其是传统伦理文化等决定着社会福利模式的最终选择,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进而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的伦理价值理念和分配原则,在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实践问题进行伦理反思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精准扶贫”是有中国特色的福利方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基金
社会福利的伦理考量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框架与方法
一 基本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缘起:为什么关注社会福利伦理
一 在西方社会的经历
二 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目标
三 转型社会新的社会风险的出现
四 学术研究的延续和扩展
第一章 社会福利及其伦理动机与功能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 福祉、福利、社会福利之中西渊源
二 慈善与“社会福利”
三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伦理诉求和功能
一 社会福利的伦理诉求
二 社会福利的伦理功能
第二章 现代西方关于社会福利的伦理论争
第一节 现代西方社会福利产生溯源
一 慈善救济——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前身
二 从“俾斯麦模式”到公共福利的建立
第二节 西方不同学派对社会福利的道德态度
一 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不同的福利救济观
二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伦理观
第三章 伦理文化视域下的社会福利模式检视
第一节 伦理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节 伦理文化视域下的国际社会福利模式
一 瑞典——平等主义伦理文化下的社会福利
二 德国阶层主义伦理文化与社会福利
三 受中国儒家伦理文化影响的韩国社会福利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第四章 新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伦理考量
第一节 户籍身份化低水平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福利(1949—1978年)
第二节 转型中注重经济效率的生产主义福利(1978—2003年)
第三节 社会福利保障建立却碎片化时期(2003年至今)
第五章 当前中国社会福利建构的伦理理路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价值理念探讨
一 平等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
二 功利主义的福利价值理念
三 底线公平理念
四 复合集体主义理念
五 可持续性的福利共享理念
六 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及正当性依据
七 福利共享理念要拒斥两种错误观念
第二节 中国福利伦理的分配原则
一 关于福利分配原则的争论
二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的分配原则
第三节 中国特色福利的伦理路径
一 普遍性福利和选择性福利路径
二 中国福利特色——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实践的伦理反思
第一节 中国老年福利的伦理审视
一 关于养老责任的探讨
二 中国语境下的政府养老责任
三 平等问题是中国养老福利的关键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下中国医疗福利的伦理考量
一 新西兰医疗保障福利概览
二 新西兰医疗福利的伦理特质
三 对我国医疗福利的伦理启示
第三节 空间正义视域下我国城市住宅福利
一 空间正义与住宅空间正义
二 我国住宅福利背后的空间正义探寻
三 建立和谐正义的住宅空间
第四节 精准扶贫
一 关于贫困的认识视角
二 贫困与社会福利
三 精准扶贫——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扶贫福利方略
结语 新时代中国社会福利建设的伦理展望
第一节 由“生存”到“生活”,增强人民获得感
第二节 对弱势群体从“救济”向“赋能”,提升人民价值感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伦理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庞永红著。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伦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