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人生: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

书缘人生: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杨耕教授学术、思想、理论、哲学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杨耕教授的自选集,选摘了曾刊登在《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对杨耕教授的介绍、访谈,收集整理了他的一些学术自述和演讲稿。全书分为“学术自述”、“思想介绍”、“理论对话”和“哲学演讲”四个部分,以一种缩影的形式展示了杨耕先生的哲学之旅、学术之旅乃至人生之旅。杨耕先生还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他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书中也能读到他关于大学出版之路的思考,关于整个出版行业的观点和态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学术自述

关于“重读马克思”的记忆与思考——我的学术自述

马克思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方式——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二、思想介绍

名师剪影:杨耕

哲学家:杨耕

杨耕:“钟情”哲学

杨耕:重读马克思

杨耕:重读·重建·重生

杨耕: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杨耕:让马克思哲学“活”在当代

专家访谈: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

封面人物:杨耕(《学术界》)

封面人物:杨耕(《汉江论坛》)

当代学林:杨耕(《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当代学林:杨耕(《学术研究》,2015年第1期)

首席专家:杨耕(《红旗文稿》)

杨耕:与哲学连成一体

杨耕: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

杨耕:谋求图书结构转型——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杨耕

杨耕:复盘“京师系”变革时刻

杨耕:书缘人生皆风景

三、理论对话

“光荣的路是狭窄的”——访杨耕教授

杨耕的哲学人生:生命与使命同行——访杨耕教授

马克思历史观的当代意义——访杨耕博士

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访杨耕教授

马克思:从“天上”回到“人间”——杨耕教授谈《马克思传》

今天马克思仍然“在场”

书里书外的马克思

哲学家的当代良心和使命——访杨耕教授

在学术传播与市场运作之间

体制创新:开启出版产业发展之路

大学出版社:抓住机遇与破解困局

四、哲学演讲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在南京大学的演讲

哲学的显著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哲学理论主题的根本转换与理论空间的重新建构——在日本一桥大学的演讲

历史规律研究中的三个重大问题——在东南大学的演讲

“人的问题”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在吉林大学的演讲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形成、特征和缺陷——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及其实质——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演讲

后记

书缘人生: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耕。

得书感谢您对《书缘人生: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生:思与诗 电子书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诗意人生,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一生及其对于人生、人性的各种思考。我的人生之路部分,展示了作者从儿时到晚年走过的路。思辨人生部分,展示了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诗意人生部分是作者写的二百多首诗,分为十五个篇章,“我的父亲与母亲”“我与老伴”“我与家人”“我与学生”“小城旧事”“思乡”“忆旧”“怀师友”“读书”“读庄子”“纪念毛泽东”“时事杂咏”“外出杂咏”“住院杂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的发展 电子书
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又一力作。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