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江晓原作品系列)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江晓原作品系列)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阐释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文化,进而关注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现象。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人寝室的种种特征,远不是房屋构造或家具布置的技术问题,而是与古代中国有关的传统观念深刻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男女居室”是“人之大伦”,而男女之间的“大欲”就和食欲一样是完全无可非议的。所以性交这件事,从哲学上说是值得讴歌赞美的,从伦理上说则没有任何羞惭可耻之处(至少合法的性交是如此)。

随着个人隐私权日益受到尊重,人们普遍放弃了禁欲主义流行时代那种自觉充任“道德警察”“道德法官”的做法。

作者简介

作者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江晓原老师长期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著作也获得中国好书奖,将学术书做成了畅销书。江老师的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新版前言

自序

第一章 性张力:一个新概念的提出与试用

(一)从奇文奇事《河间传》说起

(二)礼教、色情文艺和娼妓的同步兴盛

(三)“性压抑”理论及其困难

(四)性张力

(五)性张力作为一个普遍概念的可能性

第二章 多妻、人欲、子嗣与房中术

一 中国古代之多妻:概念与实质

二 人欲:早期儒家所持开明态度

(一)色与德

(二)欲与礼

(三)及时婚姻

三 子嗣:一个堂皇正大的理由

四 房中术:多重功能的秘术

(一)房中术要旨:基本概念

(二)和乐闺房的性爱技巧

(三)祛病延年的养身之道

(四)追求多子的真伪方术

第三章 坦荡时代:往日及其余韵

一 上层社会中的性自由

(一)先秦淫风

(二)持久的观念与实践

二 妇女们

(一)贵族妇女之放荡

(二)婚姻:选择的自由

(三)女冠风流

三 流动的性关系:几种故事类型

(一)以妾赠人

(二)夺人妻妾

(三)“蛾眉买死”

第四章 礼教:张力的另一极

一 源头——理论与观念

(一)男女大防

(二)所谓“妇德”

(三)“理、欲之辨”

(四)处女贞操

二 难解之谜——礼教的勃兴

(一)宋儒大倡礼教

(二)疑问与思考:礼教与政治集权之关系

三 礼教的禁欲之网

(一)“万恶淫为首”

(二)自觉禁欲·“功过格”

(三)“色能伤身”

第五章 强劲的张力

一 礼欲之战:节、烈与“旌表”

(一)从宋儒提倡以前说起

(二)节、烈成灾

(三)灵肉煎熬——性张力的集中表现之一

二 微妙的平衡

(一)虚伪之途

(二)“奔女情结”

(三)“意淫”

(四)孝与淫

三 遮掩之下的女性人体审美

第六章 色情文艺:缓释性张力的途径之一

一 滥觞与繁荣

(一)若干误解

(二)讴歌性爱——色情文艺在唐代的发端

(三)晚明:臻于极盛

二 色情文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色情小说

(二)春宫图

(三)诗歌、性谜及戏剧中的段落

(四)其他各种形式

三 中国色情文艺所反映的性观念与性心理

(一)享受性爱

(二)两性之战

(三)性活动公开化

(四)少量的变态

(五)“壮伟”之荣

(六)催情手段

(七)女性性饥渴

四 色情文艺为何始终无法禁绝?

(一)查禁

(二)欣赏与支持

(三)人性与色情文艺的功能

第七章 娼妓业:它的演变与社会功能

一 起源与演变

(一)圣娼:中国的情形是否特殊?

(二)官营:中国娼妓的早期情形

(三)官妓是否以赢利为目的?

(四)妓女的义务究竟是什么?

(五)私妓的产生

(六)家妓及其特殊功能

二 上层社会与娼妓

(一)妓女:上层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体

(二)狎妓的动机:精神还是肉欲?

(三)文人眼中看妓女

三 长存的原因究竟何在

(一)妓女与文艺

(二)关于妓女在性爱方面的职业训练

(三)赞成或容忍:另一种言论

第八章 冲击礼教:从晚明到清代

一 放荡行为——有意的冲撞?

(一)李贽:“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

(二)李贽并不孤立

二 讴歌情欲以冲击礼教

三 理论批判——向礼教作出致命一击

(一)戴震和他的《孟子字义疏证》

(二)戴震的同盟军们

第九章 古已有之,今日将如何?

(一)十九个与性有关的话题

(二)关于《沃尔芬登报告》

(三)观念转变:回归与革新

(四)性的社会调查

(五)书刊报章与广播

(六)咨询、康复与性商店

(七)学会与展览:1994年的可喜尾声

附录 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

一、“两考”缘起,及其作意、内容与结构

二、“两考”成就及有价值之论点

三、《房内考》总体上之欠缺

四、“两考”具体失误举例

五、“两考”与李约瑟及“上海某氏”

六、关于“两考”中译本

综合索引

后记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江晓原作品系列)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江晓原。

得书感谢您对《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江晓原作品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通过总结世界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视野为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提供分析思路,提供一套评价体系和政策优化方法。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费孝通“江村调查”80周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80周年学术纪念会”中精选出的论文集。
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 电子书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第十卷) 电子书

关于“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这个课题,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
中产阶层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下的问题与挑战 电子书

本书从问题意识出发,对中国新兴中产阶层发展与体制、制度、社会、政府等几个层面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与分析。
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城市研究·新移民系列) 电子书

本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通过定量数据的分析,向读者呈现了城市白领在工作生活中极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