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系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套装共2册)中信出版社

尼尔·波兹曼系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套装共2册)中信出版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尼尔·波兹曼系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套装共2册)》是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畅销作品。

  

    《娱乐至死》: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

  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

  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

  成人世界的战争、暴力、混乱

  正源源不断地入侵到儿童世界

  儿童被迫提早成年

  童年正在消逝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

  

  海报:

  

内容简介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章艳,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任教于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发表、出版论文译著数篇。

  吴燕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硕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

章节目录

《娱乐至死》

前言

第一篇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

第二篇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第七章 “好……现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童年的消逝》

序言

引言

第一篇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儿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尼尔·波兹曼系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套装共2册)中信出版社是2015年由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得书感谢您对《尼尔·波兹曼系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套装共2册)中信出版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鲍曼对谈 电子书
一份写给当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关于今天的人的境况,关于我们当下的生活。
任尔西东:《国语学草创》原理 电子书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胡以鲁汉语语言理论价值及意义;汉语语言学理论第一书“原型”;语言起源、进化与汉语声音论;从世界语言分类看汉语特征;汉语词汇发展变化之观念;汉语心理语法理论模式;从汉语方言史谈到汉语标准语等。
共情共赢:体验内心世界的力量 电子书
沟通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无法共情是横在沟通中的一道墙,不推倒这道墙,沟通就是无效的。本书让你真切地认识到沟通的底层逻辑,共情不是舍弃自我,也不是趋炎附势,而是一种感同身受,是一股温暖的力量,直抵人心。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笠翁对韵 电子书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为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入门之书;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按韵分编,修辞典雅,展现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谈判共赢:一位资源整合高手的制胜秘诀 电子书
后来,因为财富五百强公司的各位老板邀请他把领导力培养课程带到他们的公司里,他创立了“4D系统”。他的公司从此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与各种项目团队和工程团队合作,帮助这些团队提升绩效、降低风险。成效显著的4D系统的核心是通过管理团队的“社会背景”提高领导效力,进而提升团队绩效。这种力量同时也在改善团队成员的行为,就像磁场的力量会影响铁屑的聚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