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麦迪森风格”经济增长史的一部代表作,了解中国经济历史、发展和未来的必读书。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5年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1926-2010),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以及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的荣誉院士。OECD的经济专家。他发展了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应用,其创建的"麦迪森数据库" 惠及很多研究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OECD发展中心研究系列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中译者前言

序言

致谢

图表目录

前言

作者第二版序言

概括与结论

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

第一节 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及其经济后果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轨迹

第三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家庭的非农业活动

第五节 城市经济活动的表现

第二章 经济衰退与列强欺辱,1820—1949年

第一节 帝国体制的瓦解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第三节 经济衰退,1820—1949年

第三章 新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宏观经济纪录

第二节 农村部门的经济表现

第三节 工业政策与经济表现

第四节 服务业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变化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变化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四章 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中国经验和2003—2030年的中国经济

第二节 中国仍然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三节 展望2003—2030年的世界经济

附录A 中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表现,1933—1995年

第一节 对1949年后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二节 对1933年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三节 中国农业经济表现的国际比较

附录B 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13—2003年

第一节 官方工业经济统计中的价格问题

第二节 伍晓鹰对工业实际增加值的估计

第三节 关于战前工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附录C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规模

第一节 对1952年以前中国GDP的估计

第二节 中国官方对1952—2003年GDP的测度

第三节 麦迪森对1952—2003年官方GDP估计的修正

第四节 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支出法GDP的估计

第五节 将以元人民币表示的GDP估计转换成“国际元”

附录D 中国的人口与就业

第一节 人口

第二节 就业

第三节 官方就业统计中一个严重不协调的现象

附录E 对外贸易

附录F 中国拼音和威妥玛—贾尔斯拼音法中的人物与地方名称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是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安格斯·麦迪森。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 电子书
本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失去的十年:解读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谜团 电子书
本书为我们理解日本经济的崛起与衰落提供了更为宏观的视角。
走向2020:中国中长期发展的挑战和对策 电子书
本书内容涉及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全球化挑战和应对策略、人口老龄化和应对策略、提升人力资本和应对策略、粮食安全和应对策略、能源安全和应对策略、生态环境安全和应对策略、扩大内需和应对策略、产业结构升级和应对策略、缓解技术创新瓶颈和应对策略,以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应对策略等。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增长的历史透视 电子书
本书结合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的真实情况,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中国粮食需求中长期趋势研究 电子书
本书深入分析中国中长期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通过借鉴世界粮食消费经验,对中国粮食需求中长期总体趋势进行判断;对稻谷、玉米、小麦和大豆具体粮食品种的消费特征和格局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在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人口达到峰值时(2030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2050年)的需求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各粮食品种的中长期需求趋势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