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麦迪森风格”经济增长史的一部代表作,了解中国经济历史、发展和未来的必读书。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试图回答为什么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过去一千年中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有着独特的视野和深度。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可能在2015年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体,从而恢复它在1890年之前所享有的世界经济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1926-2010),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以及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的荣誉院士。OECD的经济专家。他发展了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应用,其创建的"麦迪森数据库" 惠及很多研究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OECD发展中心研究系列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中译者前言
序言
致谢
图表目录
前言
作者第二版序言
概括与结论
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集约与粗放式增长
第一节 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及其经济后果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轨迹
第三节 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农村家庭的非农业活动
第五节 城市经济活动的表现
第二章 经济衰退与列强欺辱,1820—1949年
第一节 帝国体制的瓦解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第三节 经济衰退,1820—1949年
第三章 新中国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宏观经济纪录
第二节 农村部门的经济表现
第三节 工业政策与经济表现
第四节 服务业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变化
第六节 宏观经济管理与变化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四章 问题与前景: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中国经验和2003—2030年的中国经济
第二节 中国仍然面临的严重问题
第三节 展望2003—2030年的世界经济
附录A 中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村副业的经济表现,1933—1995年
第一节 对1949年后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二节 对1933年农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第三节 中国农业经济表现的国际比较
附录B 中国工业经济表现:1913—2003年
第一节 官方工业经济统计中的价格问题
第二节 伍晓鹰对工业实际增加值的估计
第三节 关于战前工业经济表现的估计
附录C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规模
第一节 对1952年以前中国GDP的估计
第二节 中国官方对1952—2003年GDP的测度
第三节 麦迪森对1952—2003年官方GDP估计的修正
第四节 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支出法GDP的估计
第五节 将以元人民币表示的GDP估计转换成“国际元”
附录D 中国的人口与就业
第一节 人口
第二节 就业
第三节 官方就业统计中一个严重不协调的现象
附录E 对外贸易
附录F 中国拼音和威妥玛—贾尔斯拼音法中的人物与地方名称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是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安格斯·麦迪森。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