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期着重探讨“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集刊为建投研究院的延续性出版物。持续为读者提供关于投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新观点,阐述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客观评价当前国内外投资领域的发展状况。
建投投资评论(2020年·第1期 总第11期)围绕“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题,重点阐述了疫情对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冲击,同时提出了应对疫情风险的策略,还就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稳投资等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对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院,简称“中国建投”,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注册资本207亿元。截至2013年6月末,集团合并资产总额约1000亿元,集团员工总数1.8万人。以股权投资、产业经营为核心,具备完整投资体系的综合性投资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投资、金融、不动产、科技 咨询、文化传媒等领域。旗下拥有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中建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 限公司、中建投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建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投嘉昱(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建投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投华文、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成员企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建投投资评论》
致读者
编辑说明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促进稳投资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在短期
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对稳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分析预测
(一)无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二)疫情防控及其影响情景假定
(三)全年经济增长分析预测
四 促进稳投资的措施与建议
(一)适度提升财政预算赤字率
(二)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的投资力度
(三)积极落实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政策
(四)扎实做好投资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
(五)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六)有力、有序、全面地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参考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及应对建议
一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
(一)风险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
(二)资本大规模逃离新兴市场国家
(三)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
二 新冠肺炎疫情的间接金融冲击
(一)消费冲击
(二)供应链冲击
(三)国际贸易冲击
(四)投资冲击
(五)财政冲击
(六)预期和信心冲击
三 中国的应对
(一)尽快落实扩大检测范围的措施,提升检测能力
(二)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
(三)化“危”为“机”,促进产业升级
(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五)加强政策协调
四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与促进增长的研究
一 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二)疾病与经济增长
(三)健康与经济增长
(四)贸易与经济增长
二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是供给冲击
三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新投资加快
(一)新基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二)老基建仍然大有可为
(三)数字经济建设将加速进行
参考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一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就业
(二)物价
(三)对外收支
(四)经济波动
(五)行业企业
二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政策举措
(一)转换经济增长思路
(二)利用金融支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三)减支减税降费
(四)制订负所得税方案
(五)放开价格、稳住货币
(六)合理减持外汇储备
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问题研究
一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二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与此次疫情中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二)疫情下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 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与挑战
(一)大型金融企业
(二)中小金融企业
四 新冠肺炎疫情下进一步推动金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思路
(一)进一步丰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二)确定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先项
五 新冠肺炎疫情下落实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保障
(一)放宽金融企业的融资管制,为金融企业的恢复和发展注入“资金血液”
(二)健全征信制度体系,落实社会信用规则
(三)鼓励金融企业积极创新,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四)金融监管主动作为,防范金融风险
(五)为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舆论环境
(六)结合疫情背景,出台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指导意见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市场风险的影响
一 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二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需求侧的影响
(二)对供给侧的影响
(三)对政策的影响
三 对疫情影响和发展阶段的判断
(一)短期与长期的不同影响机制
(二)流动性危机已经缓解
(三)经济衰退,而非金融危机
(四)中国货币政策将跟随宽松趋势
(五)逆周期调节政策将长期存在
四 可能性升高的风险种类
(一)流动性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产业链断裂与结构重塑的风险
(四)需求端持续萎缩的风险
(五)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五 不同行业的风险影响
(一)农业
(二)制造业
(三)服务业
(四)房地产
(五)基础设施
新冠肺炎疫情对需求侧的影响及应对
一 引言
二 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一)对消费总量的影响
(二)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三)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四)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三 疫情对投资的影响
(一)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影响
(二)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三)对制造业投资的影响
四 疫情对出口的影响
(一)对外需的影响
(二)对外需结构的影响
(三)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五 结论与建议
(一)实施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和线上消费
(三)适当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
参考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应对策略及政策建议
一 引言
二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疫情对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影响
(二)疫情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三)疫情对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业的影响
(四)疫情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三 金融业协同应对的策略梳理
四 金融业进一步协同应对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用分析
一 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与范畴
(二)领域特点与信息化特征
二 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
(一)国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
(二)政策强力驱动,行业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三)新方向孕育新机遇
(四)新格局下更新换代周期有望加速行业集中
(五)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
三 医疗卫生支付信息化
(一)多方兴建医疗卫生支付信息化,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二)围绕医疗卫生支付改革深化建设,医保从支付到控费
(三)加快构建医疗卫生机构联网体系,数据是商业保险核心诉求
(四)以支付为切入口,互联网厂商撬动互联网医疗卫生领域
(五)国内医疗卫生支付信息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四 医药管理信息化
(一)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是驱动医药分开的引擎
(二)各方竞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赛道,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具备比较优势
五 信息技术对疫情控制的作用和影响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疫情防控监测
(二)云计算为病毒研究提供计算能力,加速新药研发
(三)5G技术和人工智能提供远程医疗
(四)“互联网+医疗”技术优势,助力防控疫情
参考文献
《建投投资评论》约稿
《中国建投研究丛书》书目
建投投资评论(2020年·第1期总第11期)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研究院。
得书感谢您对《建投投资评论(2020年·第1期总第11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