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集诗歌、散文、照片于一体的二战时期中国战地札记。一段穿梭大半个中国的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录。
内容简介
奥登是二十世纪改变了整个英语文学世界的人物,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在诗歌、戏剧和评论领域留下了不朽巨著,而且其文字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现代性对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众多作家带来的深远启迪,是难以统计、不可磨灭的。作为国内第一次出版的《奥登文集》的第一部,《战地行纪》是其中体裁最 为独特的作品。
奥登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他思想轨迹的几度易辙,也在于其生活经历的丰富多彩,频繁的旅行经历塑造了他充满矛盾的性格,也深刻地改变了他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一九三八年的中国之旅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次,和他结伴而行的是他的挚友兼伴侣——英国作家衣修伍德,两人之前已经共同创作了三部诗剧,如今则为了他们的第四本书辗转于中国,足迹遍布香港、广东、汉口、上海、黄河流域战区等,先后访问过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冯玉祥等重要历史人物,留下众多珍贵的一手资料。这本书就是后来于一九三九年出版的《战地行纪》,一部集诗歌、散文、照片于一体的战地札记。此书出版时间正逢欧战爆发前夕,以其翔实的资料、幽默动人的文笔和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广受欢迎,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其中奥登创作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更被誉为“奥登三十年代诗歌中最深刻、最有创新的篇章,也可以说是这十年间最伟大的英语诗之一”。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
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最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Digital Lab简介
《战地行纪》中文版前言
译者序
导读一: 《战地行纪》成书的前后
导读二: 关于奥登《战争时期》十四行组诗
致E.M.福斯特
初版前言
从伦敦到香港
航海记
斯芬克斯
海轮
旅行者
澳门
香港
旅行日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战争时期 十四行组诗附诗体解说词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XIX
XX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诗体解说词
战地行纪是2012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得书感谢您对《战地行纪》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