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畅销30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分析。
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有助于读者更快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米罗·沃尔德,1936—1974年执教于林菲尔德学院,并担任音乐学的荣誉教授。其后人为纪念他和他的夫人对学校教育的贡献,于2008年在林菲尔德学院设立了“米洛和布兰奇·沃尔德纪念奖学金”(MiloandBlancheWoldMemorialSchol arship)。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与詹姆斯·米勒、埃德蒙·塞克勒等合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通过音乐的历史走进音乐
前言
导论
第1章 中世纪之前的古代音乐
1.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1.2 音乐的功能
1.3 风格与表演实践
1.4 声乐音乐
1.5 器乐音乐
1.6 作曲家
1.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2章 中世纪早期(300-1100)
2.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2.2 音乐的功能
2.3 风格与表演实践
2.4 声乐音乐
2.5 器乐音乐
2.6 作曲家
2.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3章 中世纪晚期:古艺术-新艺术(1100-1400)
3.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3.2 音乐的功能
3.3 风格与表演实践
3.4 声乐音乐
3.5 器乐音乐
3.6 作曲家
3.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4章 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
4.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4.2 音乐的功能
4.3 风格与表演实践
4.4 声乐音乐
4.5 器乐音乐
4.6 作曲家
4.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5章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5.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5.2 音乐的功能
5.3 风格与表演实践
5.4 声乐音乐
5.5 器乐音乐
5.6 作曲家
5.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6章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6.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6.2 音乐的功能
6.3 风格与表演实践
6.4 声乐音乐
6.5 器乐音乐
6.6 作曲家
6.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7章 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7.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7.2 音乐的功能
7.3 风格与表演实践
7.4 声乐音乐
7.5 器乐音乐
7.6 作曲家
7.7 史学家与理论家
第8章 20世纪早期(1900-1945)
8.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8.2 音乐的功能
8.3 风格与表演实践
8.4 声乐音乐
8.5 器乐音乐
8.6 作曲家
8.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音乐
9.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9.2 音乐的功能
9.3 风格与表演实践
9.4 声乐音乐
9.5 器乐音乐
9.6 作曲家
9.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10章 20世纪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
10.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10.2 音乐的功能
10.3 风格与表演实践
10.4 音乐作品
10.5 作曲家、改编者和表演者
乐器
音乐曲例
延伸阅读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是2020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美]米罗·沃尔德。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