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

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畅销30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分析。

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有助于读者更快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米罗·沃尔德,1936—1974年执教于林菲尔德学院,并担任音乐学的荣誉教授。其后人为纪念他和他的夫人对学校教育的贡献,于2008年在林菲尔德学院设立了“米洛和布兰奇·沃尔德纪念奖学金”(MiloandBlancheWoldMemorialSchol arship)。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与詹姆斯·米勒、埃德蒙·塞克勒等合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通过音乐的历史走进音乐

前言

导论

第1章 中世纪之前的古代音乐

1.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1.2 音乐的功能

1.3 风格与表演实践

1.4 声乐音乐

1.5 器乐音乐

1.6 作曲家

1.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2章 中世纪早期(300-1100)

2.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2.2 音乐的功能

2.3 风格与表演实践

2.4 声乐音乐

2.5 器乐音乐

2.6 作曲家

2.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3章 中世纪晚期:古艺术-新艺术(1100-1400)

3.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3.2 音乐的功能

3.3 风格与表演实践

3.4 声乐音乐

3.5 器乐音乐

3.6 作曲家

3.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4章 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

4.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4.2 音乐的功能

4.3 风格与表演实践

4.4 声乐音乐

4.5 器乐音乐

4.6 作曲家

4.7 史学家、理论家和手稿来源

第5章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5.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5.2 音乐的功能

5.3 风格与表演实践

5.4 声乐音乐

5.5 器乐音乐

5.6 作曲家

5.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6章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6.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6.2 音乐的功能

6.3 风格与表演实践

6.4 声乐音乐

6.5 器乐音乐

6.6 作曲家

6.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7章 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7.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7.2 音乐的功能

7.3 风格与表演实践

7.4 声乐音乐

7.5 器乐音乐

7.6 作曲家

7.7 史学家与理论家

第8章 20世纪早期(1900-1945)

8.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8.2 音乐的功能

8.3 风格与表演实践

8.4 声乐音乐

8.5 器乐音乐

8.6 作曲家

8.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音乐

9.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9.2 音乐的功能

9.3 风格与表演实践

9.4 声乐音乐

9.5 器乐音乐

9.6 作曲家

9.7 史学家和理论家

第10章 20世纪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

10.1 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10.2 音乐的功能

10.3 风格与表演实践

10.4 音乐作品

10.5 作曲家、改编者和表演者

乐器

音乐曲例

延伸阅读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是2020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美]米罗·沃尔德。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音乐史十讲(新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 电子书
10个美国城市,147个地标建筑,建筑旅行爱好者的随身旅行攻略。
艺术哲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丹纳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部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绘画的特征、主要形势和次要形势等;第三部分为尼德兰的绘画,介绍了其永久原因和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从种族、时代、制度三方面介绍了希腊的雕塑;第五部分为艺术中的理想。本书“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
中国画大师经典佳作赏析:宋代(精彩局部放大版) 电子书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人心智、怡人心神。从古到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推崇,被广大民众所喜爱。而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本书是“中国画大师经典佳作赏析”系列中的一本,一共收录明朝名家作品共127幅,每张作品均配
中国煤雕艺术源流考 电子书
我国煤雕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从石器到灵器,再到礼器、葬器、瑞器、陈设装饰器等,不同时代煤雕制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器形特征,煤雕既是凝结了创造者劳动和技巧的宝贵物质财富,也是体现民族文化和信仰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物化的结晶,是衡量中国文化艺术进步与发展的标尺之一。本书通过大量的一手材料如实物及图片,全面、准确地介绍了煤雕的历史演变,在揭开我国煤雕艺术神秘面纱的同时,也让煤雕
留影的背后 电子书
本书以作者的艺术论文为原型,结合作者收藏的大量一手照相馆老照片资料(大多数为首次面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的照相馆布景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与展示。照相馆做为国人初接触摄影的场所,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的系统研究与梳理,作者关注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已有八年,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几万张照相馆老照片实物一手资料,结合作者的独特研究视角。本书为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填补了重大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