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章艺术史

中国印章艺术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印章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艺术品种。它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印章艺术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们国家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体现了民族素质和文化精神风貌,显示了中国艺术的特有魅力。

  从原始社会印章的萌芽与形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群芳争艳与独立学科的建树,本书详尽介绍了中国印章艺术发展史,包括印章的形成、历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印学的形成、各种形式的印式、篆刻工具的发展、印章的实用性、对外艺术交流、私印和闲章印的特点、历代印谱的发展形式、历代篆刻家的介绍、印学团体、印学流派、著名篆刻家、港澳台印坛、印学的研究、篆刻组织、篆刻教育、篆刻展览与竞赛、与海外的印学交流、现代印章的特点与展望等等。附大量图版,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江,原名佛奄,号湖岸、知非。1926年7月生。四川万县人。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45年中等师范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创作评审委员,浙江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出版有《刘江篆刻选》、《篆刻技法》、《篆刻艺术》、《中国印章艺术史》等十余种专著,其中 《篆刻技法》、《篆刻形式美》等已被译为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书法幼习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后学李北海,继临习秦篆汉隶。后专攻篆书,由秦汉碑版文字入手,上追钟鼎款识铭文、龟甲兽骨文字,下涉吴昌硕,杨沂孙、邓石如等。擅以石鼓文笔法写卜文,笔墨雄浑、厚重、刚健,章法富有变化。篆刻师诸乐三、法吴昌硕,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原始社会与三代

——印章的萌芽与形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始社会印章的萌芽

一、陶器上压印的纹饰

二、具有印章功能的陶拍

三、陶拍的质地与形制

第三节 夏代印章的滥觞

一、夏代陶纹

二、夏代印陶

第四节 殷代印章的形成与应用

一、灰陶印纹文与印纹章

二、白陶印纹与印章

三、青铜印范的纹饰与印章

四、殷代文字之印章

第五节 周代印章

一、青铜器文字,纹饰与印模

二、陶瓷上的印纹

三、周代玺印

第六节 三代的印材与印刀

一、印材

二、印刀

第七节 印章艺术萌芽阶段的特征

一、陶拍的使用是印章艺术的萌芽

二、三代是陶拍——印模——印章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与古玺的百花齐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春秋战国官玺

一、春秋官玺

二、战国官玺

第三节 春秋战国私玺

一、国别区分

二、姓名玺

三、吉语玺

四、箴言玺

第四节 春秋战国图像玺

一、动物图像玺

二、神化变形图像玺

三、纹样玺

四、图形文字玺

五、巴蜀符号印章

第五节 古玺的应用

一、封泥

二、佩带

三、殉葬

四、烙马

五、印陶

六、瓦当

七、瓦量

八、烙漆

九、印子金

十、印铜

十一、烙木

十二、铃印

第六节 春秋战国的钮制、玺材和刻刀

一、古玺钮式

二、玺印质地

三、玺印刻刀

第七节 古玺印的艺术特点

一、国别不同风貌各异

二、印面外形变化多样

三、分朱布白疏密有致

第三章 秦代

第四章 汉代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六章 隋唐

第七章 五代、两宋与辽金

第八章 元代

第九章 明代

第十章 清代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

第十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后记

中国印章艺术史是2005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江。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印章艺术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电子书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每一张纹样图都经过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
中国摄影大家谈 电子书
北京国际摄影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华通讯社图片中心、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共同承办的大型摄影艺术交流活动,也是北京市唯yi的由政府主导的摄影类国际文化艺术活动,这是北京摄影界的一件盛事。北京摄影周组委会与中艺网校历时一年的时间,邀请王文澜、王福春、朱宪民、那日松、李树峰、陈小波、晋永权、黄文、梅生、解海龙等中国zui具影响力的十位摄影
中国国画艺术概论 电子书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绘画在原始、封建、近现代等社会形态中的不同表现,详尽论述了国画艺术的特点。书中或传统或前沿的绘画技法展示丰富,绘画背后的哲学观、民族观、宇宙观探究深入,融汇了作者对绘画的真知灼见。
中国动画史(下) 电子书
李铁编著的《中国动画史(下1977-2015)(精)》以时间为纵轴,以地域为横轴,在两个维度上详细讲述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外交、教育、艺术、技术对动画发展的动因做了分析。依据年代将中国动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动画完整的发展历史。本书详细介绍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辽宁电
中国动画史(上) 电子书
李铁编著的《中国动画史(上1923-1976)(精)》以时间为纵轴,以地域为横轴,在两个维度上详细讲述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外交、教育、艺术、技术对动画发展的动因做了分析。依据年代将中国动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中国动画完整的发展历史。本书详细介绍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辽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