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孔子传

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孔子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作者就孔子生平,针对二十五种疑辨做解释,此疑辨均为治学者感兴趣或应了解之主题。

  2.本书之思想阐发,均以《论语》为主,凡属于孔子之思想学术,悉从其自为学及教育事业为中心。

  3.阐扬孔子政治事业之背后,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番精神。

内容简介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 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 重为孔子作传。其宗旨, 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 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本书提要钩玄, 折衷群言, 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 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 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章节目录

目 次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一 弗父何

二 正考父

三 孔父嘉

四 孔防叔

五 叔梁纥

第二章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 孔子之母

  疑辨一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二 孔子生平

  疑辨二 孔子生平

三 孔子父母卒年

  疑辨三孔子少孤不知父墓

第三章孔子之早年期

一 孔子之幼年

二 孔子十五志学

三 孔子初仕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一 孔子授徒设教

二 孔子适齐

疑辨四孔子适齐诸节

三 孔子反鲁

疑辨五 孔子五十学易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一 孔子出仕之前缘

疑辨六 阳货为大夫与公山弗扰以费叛

二 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

疑辨七 孔子为大司寇及诛少正卯

三 孔子相夹谷

疑辨八 穀梁与史记夹谷之会

四 孔子墮三都

第六章孔子去鲁周游

一 孔子去魯

  疑辨九 孔子为师己之歌

二 孔子适卫

三 孔子过匡过蒲

  疑辨十 孔子围于匡与过宋遭司马魋之难

  疑辨十一 孔子将渡河西见赵简子

四 孔子反卫出仕

  疑辨十二 孔子在卫主蘧伯玉家

  疑辨十三 子见南子

五 孔子去卫

  疑辨十四 孟子言孔子未尝终三年淹

六 孔子过宋

七 孔子至陈

  疑辨十五 孔子两至陈

疑辨十六 陈蔡大夫谋围孔子

疑辨十七 楚昭王迎孔子

八 孔子至蔡

九 孔子自蔡反陈

一〇 孔子自陈反卫

  疑辨十八 卫孝公与陈愍公

一一 孔子自卫反鲁

  疑辨十九 季桓子临死嘱康子召孔子

  疑辨二十 季康子以欲召孔子问冉有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一 有关预闻政事部分

二 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

 疑辨二十一 宰我列言语科

疑辨二十二 有若状似孔子

三 有关晚年著述部分

  疑辨二十三 孔子删诗

  疑辨二十四 孔子序书作易传

第八章 孔子之卒

一 孔子之卒与葬

  疑辨二十五 孔子泰山梁木之歌

二 孔子之后世

三 孔门七十子儒学之流衍

孔子年表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

附录五 旧作论语新编

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孔子传是2019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钱穆。

得书感谢您对《钱穆先生著作系列(简体版):孔子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老子 电子书
本书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富含哲理,充满智慧。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作品系列 电子书
本书发凡起例,揭示了先秦时代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对此一时段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许茨作品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建立在作者阿尔弗雷德·许茨持续多年的、对马克思·韦伯的理论著述的强烈关注基础之上的。
传世励志经典:夹在道与势中的儒脉——中国大儒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15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二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西美尔作品系列 电子书
本书既呈现了思辨的张力,又让人领略到生命个体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