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

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全面覆盖了有限阵列的各方面内容,深入浅出讨论了有限阵列中电磁散射控制抑制规律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天线阵列雷达散射截面减缩与控制的工程应用技术。《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概念清晰、层次分明;《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呈现大量的实例设计与分析,突出设计实践方法的实用性,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直观理解;写作风格灵活幽默风趣,呈现学术大师风范。结合英文原版信息容量,为读者阅读习惯起见,中译本将分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第1章~第5章,系统地阐述有限天线阵列的理论基础;下册包括第6章~第10章,深入浅出地论述几种典型天线隐身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设计工程实践方法。

章节目录

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序

原书序

原书前言

致谢

符号和定义

第1章 导论 1

1.1 为什么研究有限阵列 1

1.2 有限周期结构特有的表面波 3

1.3 表面波的影响 4

1.3.1 来自FSS的表面波辐射 4

1.3.2 列与列之间扫描阻抗的变化 5

1.4 如何控制表面波 6

1.4.1 相控阵情况 6

1.4.2 FSS情况 8

1.5 常见错误概念 9

1.5.1 关于常见错误概念 9

1.5.2 关于表面波的辐射 9

1.5.3 这里遇到的表面波应该叫作边缘波吗 10

1.6 本章小结 10

问题 11

第2章 天线雷达散射截面概论 12

2.1 引言 12

2.2 天线RCS的基本原理 13

2.2.1 天线模式项 14

2.2.2 剩余模式项 16

2.3 如何通过相消的方式获得低σtot(并不推荐) 18

2.4 如何在宽频带上获得低σtot 18

2.5 相关历史 19

2.6 阵列的RCS 19

2.6.1 无接地面的偶极子阵列 20

2.6.2 背靠接地面的偶极子阵列 21

2.7 另一种方法:等效电路法 23

2.8 无限与有限阵列的辐射对比 24

2.8.1 无限阵列 24

2.8.2 有限阵列 25

2.9 有限阵列的发射、接收和散射辐射方向图 26

2.9.1 示例Ⅰ:无接地面的大型偶极子阵列 26

2.9.2 示例Ⅱ:有接地面的大型偶极子阵列 28

2.9.3 示例Ⅲ:有大尺寸接地面的大型偶极子阵列 29

2.9.4 关于有限阵列的发射、接收和散射辐射方向图的终评述 29

2.10 小与非小散射天线 30

2.10.1 戴维南等效电路 30

2.10.2 讨论 30

2.11 其他非小散射天线 31

2.11.1 全波偶极子大型阵列 31

2.11.2 渐变口径的影响 32

2.11.3 抛物线天线 33

2.12 如何通过馈电网络防止单元间耦合 34

2.12.1 使用混频器 34

2.12.2 使用环形器 36

2.12.3 使用放大器 37

2.13 如何消除因渐变口径照射引起的后向散射 37

2.14 常见错误概念 39

2.14.1 关于结构散射 39

2.14.2 关于喇叭天线的RCS 40

2.14.3 单元方向图是否重要 40

2.14.4 依赖计算机能否获得低RCS天线 41

2.14.5 从半波偶极阵列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42

2.14.6 “小型”天线是否比大型天线具有更低的RCS 42

2.14.7 为严重的错误:忽略了负载! 42

2.15 本章小结 43

问题 44

第3章 理论 49

3.1 引言 49

3.2 赫兹单元列阵列的矢位和磁场 49

3.3 情况Ⅰ:纵向单元 52

3.3.1 任意长度2l的z向排列的单元构成的无限列阵列的总场 53

3.3.2 外场在单元上引入的感应电压 54

3.3.3 列阵列q与外部单元q′间的互阻抗Zq,q′ 55

3.4 情况Ⅱ:横向单元 56

3.4.1 Eq的x分量 58

3.4.2 Eq的y分量 61

3.4.3 Eq的z分量 65

3.5 讨论 66

3.6 单元电流的确定 68

3.7 任意方向排列的双无限阵列 69

3.8 总结 73

问题 74

第4章 无源有限表面上的表面波 76

4.1 引言 76

4.2 模型 77

4.3 无限阵列的情况 77

4.4 由发生器激励的有限阵列 80

4.5 有限阵列上由入射波激发的单元电流 81

4.6 如何在有限阵列上激发表面波 81

4.7 如何得到实际的电流分量 84

4.8 有限阵列的双站散射场 85

4.9 参数研究 90

4.9.1 入射角的变化 90

4.9.2 阵列尺寸的变化 93

4.9.3 频率的变化 95

4.10 如何控制表面波 97

4.11 在单一频率下精确调节负载电阻 99

4.12 随入射角的变化 102

4.13 双站散射场 104

4.14 早期研究 107

4.15 多面天线罩的散射 108

4.16 面板中不连续点的影响 113

4.17 在E平面扫描 115

4.18 接地面的影响 119

4.19 关于有限阵列上单元电流的常见错误概念 120

4.19.1 有限阵列上的单元电流 120

4.19.2 无限阵列与有限阵列上的表面波 122

4.19.3 表面波会辐射吗 122

4.20 总结 123

问题 124

第5章 有源有限阵列 125

5.1 引言 125

5.2 有限×无限接地面的建模 126

5.3 带有FSS接地面的有限×无限阵列 127

5.4 后向散射场的微细化处理 129

5.5 研究表面波的模型 133

5.6 有限FSS接地面上表面波的控制 134

5.7 带有FSS接地面的有源单元有限阵列上的表面波控制 138

5.7.1 低测试频点fL=5.7GHz 138

5.7.2 中心测试频点Mf=7.8GHz 142

5.7.3 高测试频点Hf=10GHz 145

5.8 大型阵列中三元结构的后向散射场 148

5.9 大型阵列的双站散射场 152

5.10 宽带匹配可以进一步降低 161

5.11 常见错误概念 162

5.11.1 关于通过优化小化后向散射 162

5.11.2 处理偶极子的尖端可以降低RCS吗? 163

5.12 本章小结 164

问题 165

附录A 转换圆与位置圆的确定 167

A.1 引言 167

A.2 如何构建转换圆的实例演示 168

A.3 Zin位于转换圆上何处?位置圆的确定 171

问题 172

附录B 宽带匹配 174

B.1 引言 174

B.2 匹配工具 175

B.3 示例:单串联短截线调谐器 (宽带应用中不推荐) 178

B.4 示例:宽带匹配 179

B.5 “技巧” 181

B.6 讨论 182

B.6.1 过补偿 182

B.6.2 如何校正欠补偿 183

B.6.3 备选方法 184

B.7 关于负载阻抗ZL 184

B.8 一个实际执行实例 186

B.9 常见错误概念 187

B.9.1 应该总是共轭匹配? 187

B.9.2 可以逆向倒转制造新的特异材料吗? 188

B.10 结束语 189

问题 189

附录C 用于斜入射的曲折线极化器 190

C.1 引言 190

C.2 多层曲折线极化器 192

C.3 独立曲折线阻抗 193

C.4 设计1 196

C.5 设计2 199

C.6 设计3 199

C.7 设计4 201

C.8 设计5 206

C.9 本节小结 208

问题 208

附录D 关于扫描阻抗与嵌入阻抗 209

D.1 引言 209

D.2 扫描阻抗 210

D.3 嵌入棒状阻抗 212

D.4 嵌入单元棒阻抗 216

D.5 有限阵列的扫描阻抗 218

D.6 如何测量扫描阻抗ZA 222

D.7 本节小结 224

D.8 写作后记 224

中英文关键词对照表 227

参考文献 231

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是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本·A·芒克。

得书感谢您对《有限天线阵列和频率选择表面理论与设计(上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 电子书
作者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战术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长期在科研一线承担通信装备的总体设计与型号研制任务,先后主持完成了我军第 一代战术通信网络、国内第 一部软件无线电台等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我军战术通信的发展战略、体制论证、系统仿真、综合集成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从事战术通信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5G系统设计与标准的图书,书中内容涵盖了5G系统从标准体系到接口、从物理层到高层、从基带到射频的各个方面,对需求、技术及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的专家邬贺铨院士作序并推荐。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书中有8章内容,各内容单独成章节,可以有的放矢;本书特点是每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更有层次感,架构感,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是一本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书中对5G无线网关键技术、空口物理层协议,基站覆盖、容量基本能力分析,基站设备的发展演进,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室内覆盖系统方案都有详细的介绍。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一书的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本书与市场中的同类书相比,更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无论是参与过5G试验网,还是初次接触5G的人员均可受益,均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收获颇丰。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第2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1.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不仅介绍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和施工基本情况,还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经验阐述了防护措施、维护、工程安全评估等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内容。 2.专业:通信线路工程师手边书,作者30多年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的经验总结。 3.经典:第1版热销9年,累计重印24次。 4.及时:更新相关规范和标准,增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通信管道人(手)孔标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