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学

中国茶文化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国是公认的世界茶叶发源地,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深受大家的喜爱。茶在发展进程中又形成了博大精深、雅俗共赏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束奇葩。

  《中国茶文化学》共分13章,内容涵盖:茶的源流,茶文化寻“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当代茶文化的复兴,茶文化与民生、哲学、经济、旅游、文学艺术、民风、风俗、养生的联系,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等。

  该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所附的图片都是与茶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茶艺、茶俗等照片,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可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姚国坤,教授,1937年10月生,浙江余姚人,从事茶及茶文化科研教学s7年,多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授予的荣誉和奖励。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2003年组建全国一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浙江树人大学内)并任负责人,2005年开始筹建全国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并任副院长;曾先后兼任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会(日本注册)副会长、国际名茶协会(美国注册)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组织和参加过20多次大型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会。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8篇,出版著作70余部。

章节目录

序一

序二

展开中国文化的一体两翼

绪论

一、茶文化学定义和内涵

二、茶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三、茶文化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任务

四、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章 茶的源流

第一节 茶树的原产地

一、茶为何物

二、茶树的祖籍

第二节 茶的发现和利用

一、远古先民对茶的认知

二、对神农尝百草的理解

第三节 茶树的演变和迁移

一、茶树演变缘由

二、茶树变迁历程

三、名目繁多的茶树品种资源

第四节 制茶技术的发展

一、制茶技术的发展

二、茶类的变革

第五节 多姿多彩的茶类

第六节 名优茶集锦

一、名优茶释义

二、历代名优茶概述

三、名优茶与人文自然

四、名优茶欣赏

五、名优茶简介

第二章 茶文化寻『根』

第一节 “茶”字的嬗变与确立

一、早期对茶的称谓

二、“茶”字的确立

三、各民族对茶的称谓

四、各民族的“茶”字

第二节 茶之为饮的出现

一、茶的发现和利用

二、饮茶之始

第三节 历代饮茶方式的变革

一、隋代前的羹饮法

二、隋唐时的煮茶法

三、宋代的点茶法

四、明及明以后的泡茶法

第四节 水为茶之母

一、试茶鉴水

二、品茗择水

第五节 器为茶之父

一、茶具的发生与演变

二、茶具的种类与特点

三、茶具的选配与组合

……

第三章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当代茶文化的复兴

第五章 茶文化与民生

第六章 茶文化与哲学

第七章 茶文化与经济

第八章 茶文化与旅游

第九章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

第十章 茶文化与生活

第十一章 饮茶与风俗

第十二章 茶文化与养生

第十三章 茶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茶文化学是2019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姚国坤。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茶文化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景观植物识别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以740张照片展示了542种景观植物,重点介绍了石松类和真蕨类7科12种、裸子植物8科45种、被子植物115科397种的学名、分布、识别、栽培、特色与应用,并澄清了以往分类学文献的相关错误;还以图解形式介绍了景观植物的十大造景功能及其配置原则、程序和技巧。  本书是一本参照PPGI、APG4等排列的图册,可供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景观、环艺)专业的师生,景观设计者以及花卉爱好者学习参考。
园林花木景观应用图册——草本分册 电子书
本书收录在我国生长良好,尤其是新引进并应用的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水生花卉、草坪植物、兰科植物、蕨类植物,介绍这些植物的园林用途、形态、识别要点、习性及繁育知识,主要阐述识别植物、选择植物、应用植物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