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

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供农、林行业有关院校师生、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为相关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可供农、林行业相关院校师生、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为相关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共分7章,从盐碱土的理论基础谈起,阐明了盐碱土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要点,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改良技术的作用和原理、盐碱土农业高效模式、耐盐作物利用、微咸水利用、盐碱土研究方法等。其中,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论述了盐碱土高效农业模式与技术及耐盐作物的生物改良与利用,是《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有份量的部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章节目录

前言

第1章盐碱土的理论基础1

1.1盐碱土的性质1

1.1.1盐土的一般性质1

1.1.2碱土的一般性质2

1.2盐碱土的分类2

1.2.1盐土的分类2

1.2.2碱土的分类4

1.3盐碱土的不良特征5

1.4盐碱对作物的危害7

1.5土壤盐渍化的基本类型7

1.6盐碱土的成因与条件9

1.7我国盐碱土的主要分布11

参考文献15

第2章盐碱土的治理17

2.1盐碱土治理的基本原则17

2.2盐碱土治理措施18

2.2.1建设排水系统18

2.2.2井灌井排19

2.2.3深沟台田20

2.2.4放淤改碱20

2.2.5种稻改碱21

2.2.6平整土地21

2.2.7农田林网22

2.2.8农艺措施22

2.2.9化学改良23

2.3盐碱土综合治理范例24

2.3.1陵县背河洼涝盐碱地的综合治理24

2.3.2禹城河间浅平洼涝盐碱地的综合治理29

2.4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34

2.4.1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34

2.4.2大棚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36

参考文献38

第3章盐碱土改良技术40

3.1排灌措施40

3.1.1排水措施40

3.1.2洗盐压盐41

3.2培肥措施41

3.2.1增施有机肥42

3.2.2秸秆翻压还田42

3.2.3合理施用化肥42

3.3耕作措施43

3.3.1深耕平地43

3.3.2开沟躲盐43

3.3.3巧播避盐43

3.3.4地膜覆盖43

3.4生物措施43

3.4.1种植耐盐绿肥作物43

3.4.2选种耐盐作物45

3.4.3植树造林46

3.5化学改良措施46

3.6工程措施47

3.6.1暗管排水工程47

3.6.2盲沟改碱技术50

3.6.3盲管改碱技术51

3.6.4深沟条田53

3.7半漠境盐渍沙地改良54

参考文献56

第4章盐碱土高效农业模式57

4.1选择耐盐物种57

4.1.1粮食作物58

4.1.2经济作物60

4.1.3绿肥牧草63

4.1.4耐盐林木65

4.2改良利用的高效种植制度66

4.2.1盐碱耕地高效利用种植制度66

4.2.2三肥两棉两粮快速改良种植制度67

4.3台基-鱼塘高效农业模式69

4.3.1台基-鱼塘生态系统69

4.3.2台基-鱼塘立体农业模式69

4.3.3台田盐碱地棉花逆境栽培70

4.4硬池藕-鱼高效农业模式71

4.5隔盐设施基质栽培高效农业模式73

4.6秸秆与三肥联用快速熟化耕层构建模式75

4.6.1秸秆与三肥联用快速熟化耕层构建原理75

4.6.2秸秆与三肥联用快速熟化耕层构建实践75

4.6.3秸秆与三肥联用快速熟化耕层构建基本做法78

4.7盐渍棉田冬绿肥牧草生产模式79

4.7.1盐渍棉田冬绿肥牧草生产的方式方法79

4.7.2冬绿肥的棉花节肥增产效果81

4.7.3冬绿肥对棉花增产的机制83

4.7.4冬绿肥的土壤环境效应83

4.8盐碱地农林复合生态农业模式86

4.8.1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86

4.8.2农林复合模式的物种组合设计原则86

4.8.3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87

4.8.4盐碱地造林绿化措施88

参考文献90

第5章耐盐植物利用92

5.1盐碱地生物改良93

5.1.1耐盐植物改良盐碱的机理93

5.1.2耐盐植物改良盐碱的几种模式93

5.2盐碱地原土绿化97

5.2.1对耐盐植物的耐盐能力进行评价97

5.2.2测土测水103

5.2.3原土绿化的关键技术与方式104

5.2.4绿化方式107

5.3盐土农业109

5.3.1耐盐粮食作物109

5.3.2耐盐经济作物111

5.3.3耐盐林果114

5.3.4耐盐能源植物121

5.3.5耐盐花卉124

5.3.6耐盐牧草132

5.4耐盐植物产品开发143

5.4.1特色食品144

5.4.2药用价值开发利用145

5.4.3用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145

5.4.4耐盐植物产品深加工146

5.4.5造纸原料147

5.5耐盐植物遗传改良147

5.5.1建立盐生及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库147

5.5.2盐生与耐盐植物资源评价148

5.5.3耐盐植物种质创新148

参考文献153

第6章微咸水利用155

6.1微咸水的概念155

6.2我国的微咸水资源155

6.3微咸水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56

6.3.1淡水供需情况156

6.3.2华北平原的地下微咸水资源状况156

6.3.3国内外咸水灌溉的研究概况157

6.4咸水灌溉的综合效应166

6.4.1土壤效应167

6.4.2作物效应167

6.5微咸水灌溉管理与实践168

6.5.1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168

6.5.2确定适宜的灌溉定额和次数169

6.5.3选择合适的灌水时期169

6.5.4采取轮灌和混灌的策略169

6.5.5采用覆盖措施调节土壤水盐运动170

6.5.6增施有机肥170

6.6微咸水利用的理论与实践170

6.6.1秸秆还田对微咸水补灌的土壤盐分抑制及产量效应170

6.6.2地下咸水资源冻融脱盐机理与淡化技术172

参考文献182

第7章盐碱土研究方法184

7.1盐碱土田间试验184

7.1.1试验地块的选择184

7.1.2盐渍土田间试验的土样采集184

7.1.3盐渍土田间试验的取样时间和试验年限185

7.1.4盐碱土长期定位试验的意义及作用185

7.2盐碱土水盐动态监测186

7.2.1水盐运动模拟试验研究187

7.2.2区域水盐动态监测189

7.2.3土壤水盐动态预报简介191

7.3盐碱土常规物理化学指标分析191

7.3.1土壤酸碱度的测定——电位测定法192

7.3.2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测定192

7.3.3土壤阳离子和阴离子含量的测定195

7.3.4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200

7.3.5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201

7.3.6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开氏法)202

7.3.7土壤全磷的测定(硫酸-高氯酸消煮法)204

7.3.8土壤全钾的测定(NaOH熔融-火焰光度计法)206

7.3.9土壤含水量的测定207

7.3.10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208

7.3.11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209

7.3.12土水势的测定(张力计法)210

7.3.13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压力膜(板)法210

7.4作物的耐盐性鉴定213

7.4.1直接鉴定方法213

7.4.2间接耐盐性鉴定方法217

参考文献221

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是201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志杰。

得书感谢您对《盐碱土农业生态工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崇信县农业实用技术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三十九节,其中,第一章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方法,第二章介绍崇信县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和主推技术措施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三章介绍胡麻、荏籽、油菜等经济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四章介绍崇信县主栽蔬菜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五章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和追溯平台的应用。
林业职业院校特色治理: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治理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为十章,包括抓育人理念特色、抓五美教育特色、抓立德树人特色、抓教育教学特色、抓师资建设特色、抓人事制度特色等内容。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参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市农科院近几年调查研究成果及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循环方式、循环途径、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
兰州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进展 电子书
本书共收集论文92篇,分为三大类,其中综述17篇、试验研究56篇、栽培技术19篇。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蔬菜、西瓜、甜瓜、果树、花卉、绿色防控、土肥与节水、尾菜处理、农产品加工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集中反映了兰州市农业科技工作的研究水平和推广方向,全面展示了农业技术人员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进展。
新疆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和第3章),重点梳理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历程、总结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第二部分(第4章和第5章),重点分析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三部分(第6章和第8章),重点从微观层面——牧民角度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第四部分(第7章),重点研究牧民和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