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小儿药证直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小儿药证直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采人阎孝忠整理名医钱乙的有关儿科著述而成,约成书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是我国现存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3卷,上卷脉证治法,论及小儿的生理、病理,五脏辨病论治,列举常见小儿病证80余条;中卷记尝所治病,经钱乙治疗的危重疑难病案 23个,充分展示了他的医学观点;下卷诸方,介绍了钱乙经验方122首。书后附有《阎氏小儿方论》、《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该书反映了宋代多个医家的经验方,具有简练实用的特点,作为儿科鼻祖钱乙研制的五脏补泻的方剂,成为后世医家临证研究、化裁古方的重要文献。

  本次整理,以清·起秀堂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广泛适用于中医儿科医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章节目录

卷上 脉证治法

小儿脉法

变蒸

五脏所主

五脏病

肝外生感风

肝热

肺热

肺盛复有风冷

肺虚热

肺脏怯

心热

心实

肾虚

面上证

目内证

肝病胜肺

肺病胜肝

肝有风

肝有热

肝有风甚

惊痫发搐

早晨发搐

日午发搐

日晚发搐

夜间发搐

伤风后发搐

伤食后发搐

百日内发搐

急惊

慢惊

五痫

疮疹候

伤风

伤风手足冷

伤风自利

伤风腹胀

伤风兼脏

……

卷中 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卷下 诸方

附录 阎氏小儿方论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方剂索引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小儿药证直诀是200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郭君双。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小儿药证直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金匮要略 电子书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所选之105种古籍,多为历代医家推崇,向为医家视为“医门之柱石”,尊为“必读”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金匮要略》系汉末张仲景所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之一。全书共25篇,介绍了40余种疾病的诊治,介绍方剂260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灵枢经 电子书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本书为中医临床人才必读丛书之一。《灵枢经》与《素问》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并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灵枢经》不仅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中医的基本理论内容,还特别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为后世针灸学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黄帝内经素问 电子书
本书为中医临床人才必读丛书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共同构成了《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发展的基础。《素问》全面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内容,至今仍对中医临床及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黄帝内经素问》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电子书
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汉族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
张仲景药证探验 电子书
本书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入手,首次通过原文中的"加减",类方条文对比等方法,总结归纳张仲景临床应用中药的具体指征和证据,即仲景药证,以探讨仲景临床用药的部分客观依据,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通过相似药证的比较和药证整体的应用研究,既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仲景临床用药的部分客观依据(仲景药证),方便学习和记忆条文、方剂,又能丰富药证内容,扩大方剂的使用范围。书中所附作者临床运用药证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