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无形的科学 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增订本)

中医是无形的科学 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增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是响亮的、富含哲理的号角,为中医伸张正气,为岐黄增辉……

作者简介

  郭博信,1943年生,祖籍河北省唐山。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7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老中医李松如引入中医之门开始自学中医。1978年经山西省全省中医统考录为中医师。是全国知名老中医李可的发现人和大弟子,祖传中医临床大家梁秀清、黄杰熙的入室弟子。曾任山西临汾纺织厂职工医院中医科主任、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医药研究》杂志社社长。主要著作有《明清临证医话精选》、《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等五部。发表“贵在传承、重在疗效”等论文20余篇。遍访民间传统中医数十人。一生不尚空谈,惟临床辨证论治是务。

章节目录

中医泰斗朱良春为本书题词

朱老题词原件

李可序

李可序原件

中医泰斗、国医大师朱良春来函

中医泰斗、国医大师朱良春来函(原件)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缅怀恩师李可

前言

增订版前言

为古圣继绝学,为后世创辉煌

——从中医的起源说到中医的精髓

中医是无形的科学

——从舌尖肿瘤治验谈中医的科学属性

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缪刺法”谈无形科学来源于实践兼说今日中医

之大不幸

中医是医道

——从20年浅表性胃炎治愈谈中医愈病之机理

整体改变局部才能改变

——从多发性卵巢囊肿治验再谈中医愈病原理

中医治疗的是疾病发生的第一原因

——从小儿脑积水治验谈中医“治病求本”的科学性

肾结石治不在肾

-30年肾结石病治验后再谈中医治疗的是疾病发生的

第一原因

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医学

——川崎病治验后谈中医的科学特色

中医是执简驭繁的医学

——破格救心汤治验后谈中医治病是大智慧、大思维

附:国光红为李可祝寿辞

……

中医是无形的科学 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增订本)是2015年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郭博信。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是无形的科学 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增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震中医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 电子书
张震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是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50多年,一直坚持在运用中医中药诊治疾病的第一线,刻苦钻研中医学,潜心研究中医学术理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逐步总结上升为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多有独创之处;潜心研究疑难病症的诊疗规律,善治疑难杂症。本书分六章全面总结了张老在中医理论、科研、临床等方面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与体会,内容全面,
肝病中医临床实践 电子书
作者对于西方医学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以及精细的理化诊断学等方面的成就,十分推重,并力图在自己的诊疗实践中加以借鉴。就肝病治疗而言,他一向坚持以生化指标等西医诊断为重要的施治依据,指标无改,不为痊瘥,这无疑是科学的。本书从临床一线出发,注重现代客观检查与传统中医的结合,介绍了作者独创的“双处方治疗法”(针对一位患者,同时开具两张中医处方),在选择药物,组织处方,确定剂量,配伍化裁,运用时机等
疑难心血管疾病中医思考与辨治 电子书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治经验,是齐鲁心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总结其学术经验、挖掘其中医理论及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意义。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膏方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系统总结其心系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路,利用医案、医话的形式彰显薛教授中医治疗特色,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治疗上创立了以膏方治疗为特色的疗法。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水疗与中医 电子书
作者长期从事水疗临床与科研工作,将现代水疗与传统中医药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药疗、推拿、针灸和足疗在水疗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编者将现代水疗与传统中医药结合,介绍水疗历史、作用原理、治疗方法,以及药浴、桑拿、温泉、SPA疗法等。
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与实践:汉英对照 电子书
本书为李定忠教授和作者从事中医经络理论和实践的现代研究60余年的成果汇总。国内外首次用169条先天性循经皮肤病证实经络存在是基因决定的。首次发现“经络环”是体内环形电导通道,激通“经络环”能多病同治,双向调整。通过科研大协作阐明经络实质、运行规律与调整机制等系列科学内涵。并发明“经络皮部挑治法”等,在临床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著名中医世家“多寿堂”第七代传人,载入辽宁省志和中国回族大辞典名医录。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