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际法的多角度探讨,11个版块涉及空间法、投资、南海问题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宏观建构到具体问题的各个角度探讨国际法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向的文集。本书共11个版块,涉及外层空间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投资条约保护了谁——投资者的“条约选购”问题研究,论南海U形线的合法性等国际法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何志鹏,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方向是权利理论和国际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前者主要从发生发展机制分析权利的基础与本质,后者主要从人权、环境、经济体制审视国际法治的可能性及实现路径。至2008年,已独立出版著作4部,主持翻译著作4部,合作出版专著、教材12部,主编文集1部。在《法学评论》、《法学家》、《法治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摘编。$$$$$何志鹏,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志鹏,男,满族,出生于1974年2月,黑龙江双城人,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长春市法学会理事、吉林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长春市仲裁协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国际法;全球化问题,尤其是人权的全球化问题;法学教育。1998年至今,出版个人独立专著多部,主编学术文集数部;合作翻译出版著作多部;共同编著、参与撰写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合作发表),其中有近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何志鹏,1974年生,吉林大学法学学士(1996)、法学硕士(1999)、法学博士(2004),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基本理论、权利理论、法学教育,注重以法理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国际法律问题。独立出版专著5部、主持翻译著作4部,在《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商研究》、《当代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缘起与说明
外层空间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外空活动与外层空间法的源起
二、从《外空条约》到《月球协定》:一个时代的缩影
三、围绕有关联大决议的激烈争论:从硬法到软法的过渡时期
四、国家空间立法浪潮的崛起:外空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五、“外空软法”的大量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妥协
六、结束语
追随恩师的脚步
国际投资条约保护了谁——投资者的“条约选购”问题研究
一、“条约选购”的途径:转投资与返程投资
二、“条约选购”的基础:对中间公司、间接股东的条约保护
三、国际法对“条约选购”的限制:揭开公司面纱与善意原则
四、国家对“条约选购”的条约控制
五、结语:“条约选购”问题的务实立场
恩师二三事
论南海U形线的合法性
一、近年来国外对南海U形线的质疑
二、U形线的产生具有国际法依据
三、U形线不违反《公约》和习惯国际法
四、他国不知悉不能否认U形线的合法性
五、结论
我爱我的老师
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法: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新发展
一、经济实力国际对比变化与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公平价值导向下贸易法的新发展
三、公平价值导向下投资法的新发展
四、结语
国际投资设业权基本问题研究
一、国际投资设业权的观点、规定、案例及其评析
二、国际投资设业权的性质
三、国际投资设业权与有关权利的区别
骄傲与感激
国有企业适用国际投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的特殊问题研究
一、国际投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原则的概念及条约实践
二、国有企业的概念及其特殊性
三、国有企业作为东道国企业适用准入阶段国民待遇的分析
四、国有企业作为资本输出国企业适用准入阶段国民待遇的分析
五、结语
不忘初心——记我与车丕照老师二三事
附:车丕照老师的新春贺诗
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新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
一、“环境友好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困局:激励还是壁垒
二、绿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无力的原因分析
三、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的新格局
四、实现绿色发展新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的具体措施
五、结语
君子如玉
国际法何时能发挥作用
导论
一、演变中的观点
二、具备自我执行力的国际法
三、能成功自我执行的要素
四、国际贸易法
五、国际法的其他领域
六、国际法的国内承诺理论
七、结论
甲子风华今扬帆
国际法中的经济“危急情况”
一、危急情况和其他法律领域的相关概念:潜在的教训
二、国际习惯法上的危急情况作为抗辩事由
三、“危急情况”及投资语境下的相关问题
四、结论
国际法的未来
一、导论
二、关于国际法未来的不同观点
三、国际法未来的未定性及可塑性
四、我们期待的国际法未来
五、国际关系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六、结论
不一样的老师
Tak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eriously: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Global Public Goods in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I. Introduction
II.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Global Public Goods
III. The WTO Jurisprudence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from EC-Sardines to US-Tuna II
IV. A Distinctive Path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Administrative Law
V. Conclusion
从基础概念开始
国际法的未来是201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志鹏。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法的未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