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站内搜索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从知识流播角度观察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认知史著作。

内容简介

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

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近代中国人思考救国之途和发展之路的独特的探索史。

作者简介

作者陈鹏,安徽安庆人,1985年1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外关系史、北京城市史。

发表《试论1928年迁都对北京的影响》《“黄色音乐”:一个近代生成词汇的历史考释》《数据库的开发利用与重写中国近代学术史》等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

第一节 历史因缘

一 奥斯曼帝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二 两国近代命运的相似性

三 宗教领域的交流与摩擦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信息的获取

一 来自西方的影响

二 来自日本的影响

三 中土多渠道往来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基本文献

一 档案、官修典籍

二 新闻报刊

三 专著

四 文集、日记、家书、游记

五 综合类数据库

第二章 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

一 初识他者:近代以前的奥斯曼帝国记述

二 全面了解:晚清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记述

三 走向深入:民国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记述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知识的传播媒介

一 出版事业

二 学校教育

三 文体活动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在中国的民间记忆

一 土耳其浴

二 土耳其鸦片

三 土耳其地毯

第三章 奥斯曼帝国形象与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第一节 不只是“病夫”:奥斯曼帝国在晚清的形象

一 建构更为弱势的他者

二 作为变革者的奥斯曼帝国

三 对奥斯曼帝国军事力量的赞赏与担忧

第二节 全球视野的扩大:近代中国人对两国关系的认知演变

一 俄土战争与近代中国人关注奥斯曼帝国的首次高潮

二 俄土战事与中国外交局势的自我认知

三 世纪之交双边关系定位认知之转变

四 民国时期双边关系认知之发展

第三节 近代中国知识精英的奥斯曼-土耳其洲属观

二 “脱欧入亚”:一战与土耳其洲属认知之转折

三 反帝话语下土耳其在亚洲地位之强化

四 土耳其洲属建构的困境与矛盾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现代改革的借鉴

一 认知与思考教案、外债、铁路问题

二 认知公法与竞登国际舞台

三 解析“均势论”与“公保论”

第二节 清末各派对土耳其立宪革命的诠释

一 清廷及知识界的关注与讨论

二 革命招致乱象还是杜绝瓜分

三 革命应否止于君主立宪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覆灭之后:“土耳其复兴”的反思与救亡动员

一 不只是“榜样”:“土耳其复兴”的反思

二 “近东”的复兴与“远东”的救亡动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鹏。

得书感谢您对《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与现实观下的中国新闻事业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展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全貌。
马耳他:地中海的璀璨明珠 电子书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全境由五个岛屿及多处礁石组成,海岸线长190余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旅游业是马经济支柱和主要外汇来源。本书详细介绍了马耳他的概况、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留学与移民等信息,对于人们了解马耳他,或是前往马耳他旅游、留学、移民,具有参考意义。马耳他旅游局高度重视本书,并向作者提供了大量照片,马耳他总统、旅游部长为本书作序,内容更具权威性。
近代中国的多元审视 电子书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被迫走出中世纪相对封闭、停滞的发展道路,被强行卷入国际体系之中,要认识这样一段变化快速和巨大、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的历史,需要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对话,也亟待引入历史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验证。本书充分发掘各类历史文献,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清末新政、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时刻,重新探讨梁启超、蔡元培等重要历史人物,史料丰赡,论证有力,叙事清晰,颇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的政情与世态。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电子书
地方近代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集。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 电子书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日本一步步走向了战争的深渊。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数十年“战争”研究的集成之作,探讨了天皇与军队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了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