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路上的谈话

乡间路上的谈话:海德格尔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虽名为“谈话”,其实并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海德格尔虚构(写作)的三个谈话。在第一个谈话中,海德格尔构造了三个人物,分别是“研究者”、“学者”和“向导”,让他们三者展开一次谈话(其中“向导”显然可视为海德格尔本人),对话场景是乡间路上。第二个谈话在一个“老师”与一个“敲钟人”之间展开(其中“敲钟人”可视为海德格尔本人),对话场景也在乡间路上。第三个谈话则是在一位“年轻人”与一位“年长者”之间进行的对话(其中“年轻人”可视为海德格尔本人),谈话场景改为俄罗斯战俘营。 海德格尔以三个谈话/对话(特别是第一个对话),为我们展现了他此时已经成形的存在历史之思,其关键问题在于一种非形而上学-后哲学的思想的规定和使命。什么叫思想?海德格尔以“思想”区别于哲学和科学思维,区别于表象性思维、对象性思维、技术-计算性思维。哲学并不“思”,科学并不“思”。海德格尔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后哲学的“思想”做了双重的规定:“镇静”(Gelassenheit)和“虚怀”(Offenheit)——两者也被译为“泰然任之”和“虚怀敞开”。 对“思想”与“哲学/科学”的这样一种分辨至为重要。它本身构成对思想的辩护,也构成对技术时代的人类此在的非技术维度的保护――除非我们认为,如今正在不断加速的人类生活的全面技术化是完全可以接受和可以不加反思的。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乡间路上的谈话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得书感谢您对《乡间路上的谈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王学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
王学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
王学研究(第三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三辑。
王学研究(第四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四辑。
王学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王学研究(第十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