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墨子刻(ThomasA.Metzger),中国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1933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父亲则是一位哲学家,曾师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由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墨子刻全家移居美国,定居波士顿。

20世纪50年代,墨子刻于芝加哥大学就读本科学位时曾倾心于毛泽东思想,并深受斯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的影响,于此时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曾在美国陆军乐队服役,后入华盛顿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受到拉铁摩尔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边疆问题极感兴趣,其硕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中国对蒙古的政策。

硕士毕业后,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历史,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费正清教授的第一代弟子。正...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墨子刻(ThomasA.Metzger),中国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1933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祖父是一位富有的商人,父亲则是一位哲学家,曾师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由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墨子刻全家移居美国,定居波士顿。

20世纪50年代,墨子刻于芝加哥大学就读本科学位时曾倾心于毛泽东思想,并深受斯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的影响,于此时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曾在美国陆军乐队服役,后入华盛顿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受到拉铁摩尔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边疆问题极感兴趣,其硕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中国对蒙古的政策。

硕士毕业后,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历史,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费正清教授的第一代弟子。正是在费正清的指导下,墨子刻开始研究清代制度史,例如陶澍的改革、两淮的盐法等,并进而探索官僚制度,最终以《清代官僚体系的内在组织》作为其博士论文的题目。在做博士论文期间,他深入研究《大清会典》、《处分则例》等史料,了解到清代的官僚组织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腐败、无能的机构,而是一个颇有效率和弹性且具有改革动力的机构;他认为改革动力的源头是清朝官员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精神。他于1967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系博士学位后,其博士论文于197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墨子刻长期以来对“中国往何处去”的关怀是其逐渐深入探索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本动力。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尊敬合而为一,他曾说中国文化为他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但他在推崇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带有批判性,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乌托邦精神的批判。通过中西政治传统与知识传统的对比,墨子刻对受到西方冲击的中国近代思想深有体会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是199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墨子刻。

得书感谢您对《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徜徉于“长安与河北之间”,带我们走进唐代历史的另一种表达。
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 电子书
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彩、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成绩应该积极地进行对外传播,并且以我们为主导进行传播。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电子书
日本汉学泰斗斯波六郎代表作,选取“孤独感”为关键词,遵循时代顺序,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进行细密解说。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电子书
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