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

免费查看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是根据Gallimard书店法文1981年版翻译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在法国人看来也是一本相当难读的书。哲学著作的翻译一要求的是准确,为忠实原义,我们基本上采取了直译的方式,因此,我们的译文读起来也就显得不是那么流畅。

内容简介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是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CharlesAymardSartre,1905-1980)创作的一部哲学书籍。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对存在的探索(导言);虚无的起源;自为的存在;我和他人;拥有、作为和存在。这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法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章节目录

中译本前言

中译本修订版说明

2007年中译本再版说明

导言 对存在的探索

一、现象的观念

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

三、反思前的我思和感知的存在

四、被感知物的存在

五、本体论证明

六、自在的存在

第一卷 虚无的问题

第一章 否定的起源

一、考问

二、否定

三、虚无的辩证法概念

四、虚无的现象学概念

五、虚无的起源

第二章 自欺

一、自欺和说谎

一、自欺的行为

二、自欺的“相信”

第二卷 自为的存在

第一章 自为的直接结构

一、面对自我的在场

一、自为的人为性

二、自为和价值的存在

四、自为和可能的存在

五、自我和唯我性的圈子

第二章 时间性

一、三维时间的现象学

一、时间性的本体论

三、原始的时间性和心理的时间性:反思

第三章 超越性

一、作为自为与自在关系类型的认识

一、作为否定的规定

三、质与量、潜在性、工具性

四、世界的时间

五、认识

第三卷 为他

第一章 他人的存在

一、难题

一、唯我论的障碍

三、胡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四、注视

第二章 身体

一、作为自为的存在的身体:人为性

二、为他的身体

三、身体的本体论第三维

第三章 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一、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爱、语言、受虐色情狂

二、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

三、“共在”( mitsein)和“我们”

第四卷 拥有、作为和存在

第一章 存在与作为:自由

一、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

二、自由和人为性:处境

三、自由与责任

第二章 作为和拥有

一、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二、作为和拥有:占有

三、论揭示了存在的性质

结论

一、自在和自为:形而上学概要

二、道德的前景

附录:

萨特生平、著作年表

主要术语译名对照表(法—汉)

存在与虚无是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法]让-保罗·萨特。

得书感谢您对《存在与虚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第1期)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0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3辑总第16辑) 电子书

本书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3辑总第24辑)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23辑)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1辑总第30辑)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4辑总第29辑)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1辑总第22辑)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为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