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通史: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

中国科技通史: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方位展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科技,古代文明交流与科技互鉴。

内容简介

科学为什么诞生在古代地中海沿岸?浑天说创立地与古希腊有何关联?浑天说与盖天说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黄道十二宫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七曜术是怎么演变成星期制的?《马可·波罗行纪》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阿拉伯数字是怎样一步步在全世界应用的?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元明时期的阿拉伯地区的科技交流。伴随着汉代以来印度佛教的东传,以及对阿拉伯地区天文历法的借鉴,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由此展开。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在天文历算、数学、医学、造船、航海等方面的文明互鉴,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作者简介

编者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个科学史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现代科学诞生所引发的争论

第一节 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

1.“世界”和“天下”哪个更大

2.科学为什么出现在古代地中海沿岸

第二节 科学方法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科学方法是怎么确立的

2.关于科学的定义:面条越宽越好吃吗

3.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宇宙论从何而来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宇宙学说的异域色彩

1.中国古代有哪几种宇宙学说

2.浑天说与盖天说相争

3.浑天说的起源有什么令人费解的地方

4.浑天说创立地与古希腊有何关联

第二节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1.科学史上的希腊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波斯帝国的毁灭给希腊科学带来怎样的机遇

3.希腊科学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结束的

第三章 西来帆影: 船舶技术第一次传播浪潮

第一节 古代中国风帆技术的起源

1.中国的帆船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两汉三国出现的帆船是中国的吗

第二节 航海技术东西方传播浪潮的兴起

1.中国人对域外船舶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2.风帆航海术是怎么从西方传到中国的

3.什么事件让古印度人和中国人先后赞叹不已

第四章 随佛教大举东传的西方天文学

第一节 古代印度天文学对中国影响深远

1.印度天文学为什么可以繁盛千年

2.印度在大唐的“天学三家”是谁

第二节 寻觅巴比伦天文学在中国的痕迹

1.黄道十二宫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古巴比伦怎样测算白天的长短之比

3.古巴比伦对行星运动理论有哪些影响

4.七曜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第三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古希腊元素

1.七曜之外的隐形“天体”有哪些

2.古代中国天文学中有哪些希腊元素

第五章 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科学文化交流

第一节 元朝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高峰的出现

1.成吉思汗时期有哪些天文高手

2.东西方两大天文机构如何相互影响与借鉴

第二节 明代对两部阿拉伯天文名著的翻译

中国科技通史: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是2019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作者江晓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科技通史: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画之三大语言系统。
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电子书
英国传教士布朗(C.CAMPBELLBROWN)编写、出版于1907年的专著《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CHINAINLEGENDANDSTORY)讲述的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福建。在那儿伫立着古老的泉州城,遥望着金门岛,阐述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作者把当地的色彩精确地描述出来,和人们一起分享那里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并试图给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展示当地人的想法和特征。令人惊喜的
神与诗:布岱族群交流的想象与重建 电子书
本书通过深描布岱族群重建族群交流传统方式的现象,聚焦于探索这一族群在仪式与日常生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族群交流的诗性智慧,旨在寻找在现代性语境中族群交流的可能性。案例观察的重点在于阐释桥仪式、侬峝仪式与歌坡活动等三种仪式的族群交流行为。在作者看来,布岱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建族群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取决于他们如何面对现代性而寻觅自己的诗性智慧。当神性与诗性汇聚成为一股敬畏交流、渴望交流的原动力之时,充满敬畏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电子书
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典范之作,全面探索中意2500年交往史,全景展现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画卷。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