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史研究(第1辑)

中外关系史研究(第1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立足于本土资源与全球史观,以东方区域和世界视角,致力于中外关系史研究与整体推进。

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包括《全球史视域下的东西方比较:逆转时间视角与学科建构思考》《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轨迹刍议》《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政治化:两种战略的博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理论探讨

全球史视域下的东西方比较:逆转时间视角与学科建构思考

一 关于全球时代东西方发展逆转时间的辨析

二 “西方中心论”其实是历史的神话

三 关于东西方比较和国际关系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四 结论

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轨迹刍议

中外关系史

西辽帝国对中亚的治理与文明的多元共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明的冲突抑或多元共生?对中外文明史的理论阐释

三 西辽帝国的中亚治理与文明的多元共生

结束语

近代日本人游记所见中华文明与中日关系

一 游记中映现出的中华文明与社会生活

二 游记作者与中国社会各界名流的广泛交游

三 游记对中国地理、交通与矿产的调查

四 游记映现出的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政治化:两种战略的博弈

一 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制定

二 《援华法案》: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政治化的产物

三 经合署和美国商人的对华策略思维

四 经合署与国务院的冲突

五 上海电力公司与美国国务院的冲突

六 上海电力公司与经合署的合作

七 结论与反思

培育中国的农业工程师

万国农机奖学金

美国在华农业工程师委员会

调研农业工程教育、科研和推广

调研农业条件

研究与示范

影响和意义

《环球航行记》与18世纪欧洲中国观的转变

一 《环球航行记》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二 《环球航行记》的信息来源

三 《环球航行记》批判中国的原因

四 《环球航行记》的时代影响

结语

探秘“外交核爆炸”

中国搪瓷与尼日利亚家用容器的历史变迁

前殖民时代末期北尼日利亚的家用容器

殖民主义时代搪瓷的引进

尼日利亚独立后搪瓷的统治地位

搪瓷在独立后北尼日利亚的性别化意义

现代性走进来还是“传统”走出去?

结论

区域国别(史)

中国参与中东热点问题的大国协调历程

一 中国参与中东问题大国协调的初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2年)

二 中国参与中东问题大国协调的拓展阶段(2003年至2012年)

三 中国参与中东问题大国协调的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结语

19世纪老乔治·凯南对俄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

一 国家形象相关概念

二 早期美俄关系与美国人眼中的俄国国家形象

三 老凯南对俄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四 老凯南对俄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与评价

翻译与综述

辛亥革命前后工部局万国商团有关海军参与租界防卫计划的相关史料选译

一 万国商团司令巴恩斯对租界防卫原则的说明

二 领袖领事、驻沪海军和租界武装三方会议的召开

三 万国商团与英国海军就租界防卫总指挥权的交涉

四 1910年万国商团动员手册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中外关系史研究计量分析(2012—2021)

一 研究设计方案

二 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

三 结语

《中外关系史研究》稿约

中外关系史研究(第1辑)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兴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外关系史研究(第1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区域史研究(总第1辑) 电子书
中国区域史研究重镇中山大学主办刊物,本册是创刊号,第1辑。
海洋史研究(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国际法在亚洲的传播及其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家转型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近代早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越南明乡人与地区发展,西班牙对日通商、中英茶叶贸易与澳门问题、中国与大洋洲地区新辟海上航路,清代海防舆图,藏人首部世界地理著作《世界广说》,朝鲜、日本对中国海盗、海军等情报的搜集,《申报》记者对光复初期台湾的全方位观察,海盗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海洋史研究(第9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9辑。
海洋史研究(第11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11辑。
海洋史研究(第13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1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