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人”在“棘闱”这个空间的“活动”及其“心态”的揭示。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的实施场所————“贡院”,何以在考官与举子的笔下成为“棘闱”?考官与举子,在这个在他们笔下称为“棘闱”的空间里,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产生了怎样的互动?由此,表征着“礼乐”“求贤”的科举考试,实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行动?

本书借助空间社会学、心态史学等理论,在研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结合这个空间的建筑学原理,指出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制度化空间,一方面表征着“礼乐”“求贤”,而实质上则是利用建筑学的物理功能而进行监督、隔离的规训空间。

同时,空间也是社会实践本身,它以隐性的方式参与着发生在这个空间之内的种种活动;这个空间附丽于科举制度,既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更由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在其中的种种活动而彰显意义。

因此,本书将笔触延伸至这个空间之中的形形色色的活动,描述支持着这些活动背后的种种心态,从而使得这个空间的实质,以及主导着建构这个空间的某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得以澄明。

作者简介

作者张延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特殊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独著(参编)专著两部,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基础教育》《教育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何为及何以为“棘闱”

序篇 表征与规训——“棘闱”的空间意蕴探析

正篇 人在棘闱

第一章 入闱——“盛事”的背后

第二章 在闱之一——考官被“锁院”之苦况

第三章 在闱之二——“风檐寸晷”之下的考生

第四章 在闱之三——“功令”下的多重“互动”及其呈现

末篇 走出“棘闱”(代结语)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延昭。

得书感谢您对《人在棘闱:作为“行动”的科举及其心态揭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特有范儿: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电子书
本书回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源起、发展的历程,综述该制度取得的丰硕成果,沿着“政策-人物-故事-精神”的脉络,选取20位扎根农村、精准帮扶农业科技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典型,从奉献、坚守、务实、创新4个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他们服务“三农”的动人画面,宣扬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熠熠风采,并提供10段采访视频,生动鲜活地讲述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
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却逆潮流而动,热衷于“东学西渐”,并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个案。作者认为,林语堂具有的诗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本书以林语堂的人格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其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这是目前林语堂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视角。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电子书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传统村落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应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等计量分析工具,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农户满意度与行为响应关系以及基于农户满意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管理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