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总结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探索专家参与社区治理干预方法,分析现代化发展面临挑战,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社会治理是学术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学概念。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学学者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本书就是作者对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与探索。在全面梳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变迁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中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依托“新清河实验”深入探索了专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学干预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新时期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等。现兼任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统计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著有《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社会分层十讲》《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等20余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励。  安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著有《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发表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第一章推进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概念

一、凸显了社会学的学科视角

二、社会治理概念的理论创新

三、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

第二章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传统

第一节 西方社区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古典社会学与社区研究的发端

二、早期规划界的社区实验研究

三、芝加哥学派的兴起

四、社区综合研究的繁荣

五、社区权力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社会结构功能视角

二、社会体系视角

三、社会冲突视角

四、社会互动视角

五、社会空间视角

六、社会治理视角

第三节 从孤存到解放:社区存亡的理论设想

一、社区孤存论

二、社区消失论

三、社区继存论

四、社区适应论

五、社区解放论

第三章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调查与社区概念的引入

第二节 社会学调查与社区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社区研究的缓慢推进

第四节 小城镇研究与社区研究的再兴

第五节 社会转型与社区治理研究的热潮

第四章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迁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

一、“国家统合”与“集体管控”阶段(1949—1978)

二、“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阶段(1979—2011)

三、“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阶段(2012至今)

第三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评析

一、提出了多种理论范式

二、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

三、积累了多种研究方法

第五章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

第一节 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第二节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二、市场主导模式

三、社会自治模式

四、专家参与模式

第三节 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

二、城市建设与治理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三种现象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

第六章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为例

第一节 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

第二节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践

一、建立“城乡社治委”:破解九龙治水,推动重心下移

二、以民生为中心,为社区赋能

三、以院落为载体,构建美好宜居环境

第三节 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成都经验

一、破解体制困境

二、整合基层组织

三、基层权能改革

四、激发社会活力

第七章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变迁

一、政社合一的集权式治理

二、乡政村治的放权式治理

三、多元共治的赋权式治理

第二节 现代农村社区治理的挑战

一、社会矛盾多发

二、基层行政内卷

三、制度规范缺失

四、公共资源不足

五、参与意识不强

第三节 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郫都案例

一、以产业振兴为基础,构建村庄市场共同体

二、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培育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文化振兴为依托,激发社区治理的内在活力

四、以生态振兴为抓手,开展社区环境治理

五、以组织振兴为保障,推动社区多元共治

第八章新清河实验:专家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第一节 新清河实验的历史传统与价值取向

第二节 新清河实验中的“社会学行动力”

一、基层政权改革实验与社区议事委员制度

二、社会组织实验与“社区提升中心”的孵化

三、物业管理实验与“物管会”的成立

四、社会空间规划实验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五、民生保障实验与社区的“适老化改造”

第三节 社会学干预的中介效应

一、新清河实验的两个阶段与干预方式的变化

二、“双轨政治”模型与社会学干预的中介效应

三、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反思

第九章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三种路径

第二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案例

一、共享单车停放与公共空间改善民意众筹实践

二、毛纺北社区老龄化状况的空间分析

三、大数据助力公共空间改善的实践

第三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期

二、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回暖

三、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受到考验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机遇

一、中国人力资本、城市群的竞争力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新兴产业的萌芽

三、中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活力

一、保民生、促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双循环

二、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三、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治理提上国家治理议程

参考文献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是202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强,安超,等。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电子书
本书不仅充分展示了近代法律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也为法律史研究扩展了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
中国土地法治与土地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辑选了《法学研究》期刊论文13篇,内容涵盖19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以及2013年以来的农业用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
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蓝皮书(2016) 电子书
本蓝皮书共分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保障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四个章节。其中对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现状、犯罪特征、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实名制”背后的“记名制”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户模式,发布了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的十大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提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