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媒体、内容与用户三个维度呈现了移动互联网兴起对中国新闻界的深入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从移动性、社交性、地方性这些特征出发,从媒体、内容与用户三个维度,考察移动互联网带给中国新闻界的冲击,以及中国媒体应对挑战的转型策略。
加速、驯化、情感性、隐喻、制度创业等理论概念首次被用于考察媒体转型,平台、论证结构、受众观等理论概念首次运用经验方法得到检验。
作者简介
作者陈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兴趣为媒介社会学、政治传播、全球传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推荐序 把论文写在田野中
引论: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界的影响
第一部分 媒体
第一章 加速的新闻编辑室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周期
四、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转载,非原创
五、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判断
六、新闻节奏的新常规
七、新闻节奏加快的另一面
八、新闻节奏加快的后果
第二章 场域理论与媒体转型
一、引言
二、新闻常规研究及其局限
三、场域理论与媒体转型
四、传统媒体为何转向智库
五、传统媒体如何做智库
六、讨论
第三章 媒介化生存时代数字平台的制度创业及影响
一、文献回顾:媒介化生存与平台的制度创业
二、作为代表案例的“快手扶贫”及研究方法
三、环境、动机与变革的“政治”:快手制度创业的背景
四、从话语到行动:作为制度变革者的快手
五、超越剥削与宰制:快手如何实现多方共赢
六、结论与讨论:媒介化生存时代的平台与技术的温和赋能
第二部分 内容
第四章 情感性因素的表现及变迁
一、导言
二、我国媒体与新闻的情感性
三、测量新闻情感性
四、研究样本
五、研究发现
六、情感性因素的再现模式
七、结论与讨论:中美新闻作品的比较
第五章 战争隐喻、国家身体与家国想象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四、研究发现
五、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从判断转向解释
一、导言:变迁中的新闻评论
二、新闻评论的论证结构与图尔敏模型
三、研究样本与编码
四、研究发现
五、讨论:从“判断”转向“解释”
六、结语
第三部分 用户
第七章 制造情感群众
一、引言
二、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勾连
三、从群众到情感群众——我国媒体的受众观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
五、新闻的情感性——内容层面的变化
六、制造情感群众——实践层面的变化
七、讨论:情感群众、流量逻辑与新闻业的权威性
第八章 “上网”的意义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数字资本、社会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结论与讨论:贫困县青少年群体“上网”的意义
后记
重新出发: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媒体转型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阳。
得书感谢您对《重新出发: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媒体转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