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

2016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杭州市民文明指数调查总报告和杭州市民文明指数调查“主评”报告、“客评”报告、外籍人士(含港澳台)评价报告、市民国际礼仪评价报告及现场观测报告构成,较全面地反映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在杭州市民公共文明建设领域的实际成效、后峰会时期杭州市民公共文明建设的新需求、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后峰会、前亚运时期杭州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了经验依据和相关政策建议。

2016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董悦 主编;沈翔 张祝平 等著。

得书感谢您对《2016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证据调查案解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证据调查这一诉讼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领域,分为十二个部分来行文,分别讲述证据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源流,并在后续各章节陆续展开物证、书证、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口供、鉴定意见、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以及电子数据等证据调查及其案例阐释。
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工住房与市民化 电子书
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未能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化升格”,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束下的中国农民工城市化过程呈现怎样独特的面貌?城市住房及其运作机制如何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在城安居及市民化的路径为何?本书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解开了农民工市民化之殇的谜团,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学术探索与思考
不一样的童年:中国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电子书
书中通过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中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获损情况,提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治理的建议,从实质上推动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
北京市民家庭生活研究(1949~1966) 电子书
本书从北京市民的户籍人口、家庭收入、妇女就业、居住与出行、家庭关系、家庭娱乐等方面关注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民社会生活方式,着重梳理并凸显其中的演变轨迹,再现在新思想、新精神的指导和影响下北京市民的生活状况。从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与家庭的关联与互动,也可了解政治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对于研究及解决当今家庭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稻作文明探源 电子书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半以上人口食用稻米。稻作是亚洲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的核心特征,稻作文化是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传统主流文化。作者长期从事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工作,本书叙述的具体内容便以该区域的材料为主,探讨了稻作起源这个宏大问题。全书分六个章节,逐章叙述并分析了稻作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演变、发展过程,并着重解析了稻作文明由于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差异,在亚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