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内容简介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和澄清。
作者简介
作者张国刚,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前言
序 杨志玖
引言 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
一 “道”的历史演变
二 藩镇格局的形成
三 藩镇的类型分析
四 藩镇与中央关系剖析
第一章 唐代藩镇形成的历史考察
一 社会矛盾的发展与军队成分的变化
二 边境形势的发展与防戍体制的变化
三 采访使制度的确立及其与军政权力的合一
第二章 肃代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关系
一 安史之乱与唐中央的政治博弈
二 安史乱后唐朝面临的军事形势
三 唐代后期影响藩镇格局的诸因素
第三章 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一 唐代大土地所有制的若干特色
二 唐代藩镇节度使身份特征
三 唐代藩镇兵乱与割据的本质
第四章 唐代藩镇的类型分析
一 藩镇的四种类型
二 各类藩镇的基本情况
三 各类藩镇与中央关系特点小结
第五章 唐代藩镇的动乱特点
一 藩镇动乱的四个特点
二 为什么藩镇动乱具有这些特点
三 关于藩镇动乱特点中的两个问题
第六章 唐代藩镇割据为什么长期存续
一 河朔方面的原因
二 唐朝方面的原因
三 边疆形势的影响
第七章 唐代藩镇的军事体制
一 衙军
二 外军镇
三 支郡兵
四 县镇
第八章 唐代藩镇军将职级
一 “职级”与职级的划分
二 职级的渊源
三 职级考述
第九章 唐代藩镇行营制度
一 唐代的“营”和营司官典
二 行营的组建与统领
三 行营兵士的装备和衣粮供给
四 小结
第十章 唐代藩镇宦官监军制度
一 唐以前及以后的监军
二 唐初的御史监军制
三 宦官监军的出现及其组织制度
四 监军在方镇的地位与职能
五 监军制度在唐代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与影响
第十一章 唐代藩镇进奏院制度
一 进奏院与进奏官
二 进奏院始置于何时?
三 进奏院的职能
四 进奏院的政治意义
第十二章 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
一 唐代的使府与幕职
二 使府辟署制度内容
三 唐代文士入幕的社会风气
四 唐代幕府辟署制度发达的原因
五 使府辟署制度的意义
第十三章 唐代藩镇财政收入与分配
一 藩镇财政制度的演变
二 两税法下的藩镇财政收入
三 两税法时期藩镇的财政分割
第十四章 唐代藩镇进奉试析
一 “贡”与“献”的考索
二 进奉的名目
三 藩镇进奉的现象分析
四 藩镇进奉的意义分析
第十五章 藩镇体制与唐代政局的演变
一 唐代藩镇体制的产生
二 唐德宗针对藩镇的改革与实践
三 唐宪宗的削藩措施及其限度
四 河朔再叛之后的政局
五 藩镇与唐朝的灭亡
附录一 唐节度使始置年代考定
附录二 武则天废监军制辨误
附录三 敦煌唐代“进奏院状”辨
附录四 唐代藩镇动乱年表
参考文献
近年所出唐代藩镇论著与博论
跋语
增订版后记
唐代藩镇研究(三版)是202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张国刚。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藩镇研究(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