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镇研究(三版)

唐代藩镇研究(三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内容简介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和澄清。

作者简介

作者张国刚,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前言

序 杨志玖

引言 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

一 “道”的历史演变

二 藩镇格局的形成

三 藩镇的类型分析

四 藩镇与中央关系剖析

第一章 唐代藩镇形成的历史考察

一 社会矛盾的发展与军队成分的变化

二 边境形势的发展与防戍体制的变化

三 采访使制度的确立及其与军政权力的合一

第二章 肃代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关系

一 安史之乱与唐中央的政治博弈

二 安史乱后唐朝面临的军事形势

三 唐代后期影响藩镇格局的诸因素

第三章 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一 唐代大土地所有制的若干特色

二 唐代藩镇节度使身份特征

三 唐代藩镇兵乱与割据的本质

第四章 唐代藩镇的类型分析

一 藩镇的四种类型

二 各类藩镇的基本情况

三 各类藩镇与中央关系特点小结

第五章 唐代藩镇的动乱特点

一 藩镇动乱的四个特点

二 为什么藩镇动乱具有这些特点

三 关于藩镇动乱特点中的两个问题

第六章 唐代藩镇割据为什么长期存续

一 河朔方面的原因

二 唐朝方面的原因

三 边疆形势的影响

第七章 唐代藩镇的军事体制

一 衙军

二 外军镇

三 支郡兵

四 县镇

第八章 唐代藩镇军将职级

一 “职级”与职级的划分

二 职级的渊源

三 职级考述

第九章 唐代藩镇行营制度

一 唐代的“营”和营司官典

二 行营的组建与统领

三 行营兵士的装备和衣粮供给

四 小结

第十章 唐代藩镇宦官监军制度

一 唐以前及以后的监军

二 唐初的御史监军制

三 宦官监军的出现及其组织制度

四 监军在方镇的地位与职能

五 监军制度在唐代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与影响

第十一章 唐代藩镇进奏院制度

一 进奏院与进奏官

二 进奏院始置于何时?

三 进奏院的职能

四 进奏院的政治意义

第十二章 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

一 唐代的使府与幕职

二 使府辟署制度内容

三 唐代文士入幕的社会风气

四 唐代幕府辟署制度发达的原因

五 使府辟署制度的意义

第十三章 唐代藩镇财政收入与分配

一 藩镇财政制度的演变

二 两税法下的藩镇财政收入

三 两税法时期藩镇的财政分割

第十四章 唐代藩镇进奉试析

一 “贡”与“献”的考索

二 进奉的名目

三 藩镇进奉的现象分析

四 藩镇进奉的意义分析

第十五章 藩镇体制与唐代政局的演变

一 唐代藩镇体制的产生

二 唐德宗针对藩镇的改革与实践

三 唐宪宗的削藩措施及其限度

四 河朔再叛之后的政局

五 藩镇与唐朝的灭亡

附录一 唐节度使始置年代考定

附录二 武则天废监军制辨误

附录三 敦煌唐代“进奏院状”辨

附录四 唐代藩镇动乱年表

参考文献

近年所出唐代藩镇论著与博论

跋语

增订版后记

唐代藩镇研究(三版)是202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张国刚。

得书感谢您对《唐代藩镇研究(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