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探究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内容简介

区域研究的兴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研究转向的显著特征之一,学界抛弃了过往拘泥于政治史的宏大叙事,转而试图通过个案或区域研究寻找到一条呈现“整体历史”的路径,构建起中国史学自身的解释模式。对“区域”作出何种界定,成为研究者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之一。本书将在系统、全面收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在清代又经历怎样的制度变革,在民国时期的消失等状况进行长时段的梳理,清代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清代县辖政区设置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胡恒,青年建筑评论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著有《不分类的建筑》《暗房》等,译作有《收缩的城市》(合译),并主编《建筑文化研究》《建筑历史批评》等多类建筑丛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为什么要提出县以下区划的研究

二、 “县辖政区”的提出及其对“皇权不下县”论说之意义

三、既有研究、史料评述与总体思路

第一章 清代州县“分防”制度与县辖政区的类型

一、定额观念与清代地方行政中的“分防”制度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类型

(一)常川分防的巡检司辖区

(二)分县辖区——县丞

(三)主簿辖区

(四)无分防之名而有分防之实——典史辖区

(五)吏目辖区

(六)州同、州判辖区

(七)厅知事、司狱、照磨

第二章 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变革及其空间分布

一、宋元明时期县辖政区的萌芽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革

(一)顺治、康熙年间裁撤冗员

(二)雍正年间分防制度的重大变化

(三)乾隆前中期县辖政区布局的定型

(四)嘉道以后的基本稳定

(五)光绪朝边疆地区县辖政区的增置

(六)清末新政后县辖政区制度逐步消亡及其流风余绪

三、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以巡检司为中心

第三章 京畿之地:京县大兴、宛平的佐杂分防与地方治理

一、大兴、宛平的分防佐杂官设置及辖地变迁

二、分防佐杂官与地方社会

三、唯一的一部巡检司志——《齐家司志略》

第四章 次县辖区:“司”的设立与明清广东基层行政

一、明代粤东之盗、巡检司及其与保甲之关系

二、佐治乡都:清代捕巡各官的分辖与“司”的设立

三、闲曹与冗官?——捕巡官员及其行政实践

四、“司”作为一种地域观念的呈现

五、“司”、“汛”关系蠡测:文武协同下的地方治理体系

六、余论

附:捕属再考

第五章 分司细故:《南部档案》所见县丞、巡检司及其政务运行——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一、清代南部县辖政区的设置与变迁

二、县辖政区行政职能的行使及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巡检职能试析

(二)县丞行政职能试析

三、南部县辖政区的“典型性”与“普遍性”:再论佐杂的司法权限

第六章 市镇管理:基于江南苏松二府佐杂分防为例的商榷

一、明清市镇中的“国家”存在——一个问题史的回溯

二、佐杂官的分防及其辖地——以苏松二府为中心

三、走出江南:关于佐杂分防与市镇管理的新认识

第七章 经征钱粮:福建、甘肃分征佐贰的形成及其运作

一、福建“分征县丞”的设置及其成因

二、“经征钱粮”所引起的知县、县丞权力分野

三、分征县丞与分守县丞

四、甘肃佐贰分防趋势及其成因

五、经征钱粮与分征佐贰职责之完备

六、“分县志”、“分州志”的编修与地域观的形成

七、佐贰分征的个别授权与有限分布

第八章 辖区转换:州县置废与县辖政区

一、新县设置与县辖政区:清末设省中的新疆与东三省

二、改土归流、地区开发与云贵县辖政区

三、清代州县裁撤、善后处置与县辖政区

四、佐杂分防与新县、旧县的地域融合

第九章 清代佐杂的新动向与乡村治理的实际——质疑“皇权不下县”

一、何谓“皇权不下县”

二、县以下的职官体系及其性质

三、国家在乡村的政权建设始于何时?——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考察

第十章 清代县辖政区实践与当代“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一、当代“县下辖市”改革的讨论

二、清代“县辖政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三、“县下辖市”改革臆想

附录 《清史稿·地理志》分防佐杂项校正

一、不明废置年代而误

(一)误入前代旧设

(二)清末已废而误为仍存

(三)清末仍存误作已废

(四)已废与新置重出

二、不明归属而误

三、不明名称而误

(一)误以治所为名

(二)误用旧名

(三)误字、别字

(四)缺字、土流不分

(五)官缺名称误

四、漏记

五、误驿丞兼巡检事为巡检司

六、存疑

七、点校之误

征引文献

后记

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是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恒。

得书感谢您对《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南开史学青年文库)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观念进行政治文化考察,探讨两汉风俗观念和社会软控制之间的联系。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元明清卷 电子书
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 电子书
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