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帮助企业在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寻找机遇。
内容简介
鉴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和海冰融化等现象的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加剧。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不仅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发展也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效地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将有利于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编著者王大地,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ESG研究院文库编委会
中国ESG研究院文库总序
前言
第1章 气候风险的科学与政策背景
1.1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背景
1.1.1 温室气体
1.1.2 气候变化
1.1.3 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
1.1.4 碳达峰与碳中和
1.1.5 碳足迹
1.2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
1.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2.2 《京都议定书》
1.2.3 《巴黎协定》
1.3 中国的气候政策法规
1.4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气候政策法规
1.5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1.5.1 政府的影响
1.5.2 市场的影响
1.5.3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2章 企业气候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
2.1 企业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的分类
2.1.1 物理风险
2.1.2 转型风险
2.2 将气候风险与机遇纳入企业战略的措施
2.3 企业气候风险管理策略
2.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2.3.2 风险减缓
2.3.3 风险转移
2.3.4 风险适应
2.4 气候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原则
第3章 企业气候变化目标设定
3.1 企业设定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意义
3.1.1 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3.1.2 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特征
3.2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类型划分
3.2.1 进行温室气体划分的目的
3.2.2 温室气体划分类型
3.3 科学基准目标设定
3.3.1 科学基准目标的理论基础
3.3.2 科学基准目标的设定过程
第4章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估算
4.1 温室气体核算标准
4.1.1 GHG Protocol
4.1.2 PAS 2050
4.1.3 ISO 14064
4.1.4 IPCC标准
4.1.5 发改委标准
4.2 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
4.2.1 排放因子法
4.2.2 质量平衡法
4.2.3 能量平衡法
4.2.4 直接测量法
4.2.5 生命周期评估法
4.3 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方法
4.4 发展趋势展望
第5章 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披露与评价
5.1 企业气候变化信息的披露标准
5.1.1 非营利性机构
5.1.2 政府和监管部门
5.1.3 交易所
5.1.4 回顾与分析
5.2 企业气候变化表现的评价方法
5.2.1 非营利性机构
5.2.2 金融服务机构
5.3 国外与国内企业气候变化披露与评价的现状
5.3.1 国外企业气候变化披露与评价现状
5.3.2 国内企业气候变化披露与评价现状
第6章 企业气候变化情景分析
6.1 气候变化情景分析的定义及作用
6.1.1 情景分析的定义
6.1.2 情景分析的作用
6.2 气候变化情景分析方法
6.2.1 情景分析方法的类型
6.2.2 情景分析方法的工具
6.2.3 情景分析的步骤
6.3 气候变化情景分析的应用
第7章 应对气候风险的金融工具
7.1 气候保险
7.1.1 气候保险的分类
7.1.2 气候保险领域的重要角色
7.1.3 天气保险发展现状
7.1.4 巨灾保险现状
7.1.5 气候保险的作用
7.2 气候债券
7.2.1 气候债券的概念与分类
7.2.2 全球气候债券市场
7.2.3 中国气候债券市场
7.2.4 气候债券的影响
7.3 气候贷款
7.3.1 气候贷款的概念与分类
7.3.2 全球气候贷款市场
7.3.3 中国气候贷款市场
7.3.4 气候贷款的作用
7.4 气候基金
7.4.1 公共气候基金
7.4.2 交易市场气候基金
7.4.3 气候基金的作用
7.5 气候衍生品
7.5.1 气候衍生品的概述及分类
7.5.2 全球气候衍生品市场
7.5.3 中国气候衍生品市场
7.6 碳信用
7.6.1 碳信用交易市场
7.6.2 自愿碳市场中的碳信用验证
7.6.3 全球碳信用市场情况
7.6.4 中国碳信用市场情况
7.6.5 借助碳信用管理气候风险
第8章 应对气候风险的其他方法
8.1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管理与创新
8.2 员工技能培训
8.3 产品设计与营销
8.3.1 碳信用产品设计
8.3.2 可持续产品设计
8.3.3 应对气候风险的营销
8.4 供应链管理
8.5 人工智能技术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企业气候风险管理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大地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企业气候风险管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