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周年论文精选,涵盖新领域、新思潮,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40年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周年论文精选,收录1978年以来《国外社会科学》刊发过的优秀、有代表性的论文,凸显《国外社会科学》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潮、新学科、新流派的特点以及“总览世界思想风云,关注境外学科发展动态,把握国际理论创新脉搏,评析全球学术热点和方向态势”的办刊理念,并以此彰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历程。本论文集按学科方向分为八卷,本册其中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以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代总序)
《资本论》中的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大特征
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从人类的“前史”进入“本史”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 财产与两性压迫
二 阶级为主和经济结构
三 阶级斗争和女权主义斗争的结合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
一
二
三
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的形成过程
1857—1858年手稿
1861—1863年手稿
1863—1865年手稿
第2卷在《资本论》结构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分化与危机问题的新探索
一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分化
二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剖析
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
一
二
三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人类本性和社会变化
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若干新趋向
80年代的新方向
前景
共产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国外社会主义研究
一 关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和性质
二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三 关于科技革命、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四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是否出现危机?
哲学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论
资本主义的矛盾
资产阶级的幻想和意识形态
阶级斗争
法、德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一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原因及其对法、德两国的影响
二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看法
三 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马克思与民主
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和政党: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主旨与理论主题
二 总体性统治与意识形态批判
三 总体异化与技术理性批判
四 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
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一 20世纪20—40年代:文化批判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用主义哲学的结合
二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新左派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元形态的形成
三 方法论的启示:如何分析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格局
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上)
一 英国后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
二 德国后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
三 法国后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
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述评(下)
四 美国后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
五 基本评价
总体的历史主义与偶然的连接主义
一 领导权:定义意识形态的认识论基础(文化意识形态对政治意识形态)
二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界分意识形态的方法论框架(历史主义方法对连接主义方法)
三 马克思主义:作为现实存在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后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 资本主义城市危机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产生
二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 简评
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
一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前景
四 几点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工具理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探析
一
二
三
论两种“生态文明”之殊异
一 两种不同的逻辑:资本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
二 两种形态的循环经济体系:无理念的资源循环型经济体系和有理念的环保型循环经济体系
三 两种不同的视野:地域性视野和全球性视野
克沃尔对资本反生态本性的思考
一 癌症般扩张的资本是生态最大的敌人
二 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反生态的
三 如何看待资本的反生态倾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
一 货币制度理论
二 内生货币理论
三 投资理论
四 通货膨胀理论
五 金融危机理论
六 评述
论弗拉季连·布罗夫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
一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问题
二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
三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四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及其前景
达沃斯对阿雷格里港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构图
一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参照系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三 流派与重要人物的深度研究
四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本土学术话语建构
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取决于国际无产阶级有效联合行动
剧烈变动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机遇与挑战
一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条件与机遇
二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欧美“新帝国主义”剖析与批判
一 “新帝国主义”的提出及时代背景
二 “新帝国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根据
三 “新帝国主义”的实质、谬误及危害
社会统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复杂遗产
二 激进人本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三 激进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四 未完成的任务
资本主义“红绿”批判的三重维度
一 新陈代谢断裂理论
二 生态帝国主义
三 新资源榨取主义
四 结论
政治霸权的逻辑及其普遍性的困境
一 霸权逻辑与现代康德主义的变种:巴特勒的批判
二 具体的抽象:拉克劳的回应
三 二元论与本质主义的嫌疑:拉克劳的批驳
四 结束语
民主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民主思想
一 民主的阶级性理论
二 民主的社会性理论
三 民主的历史性理论
四 民主的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并不过时
一 苏联解体前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概况
二 当代俄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
三 思考与结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并不过时
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及其当代批判
一 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批判:源起与争论
二 何种正义:两种不同正义话语体系的交锋与辩论
三 马克思正义批判理论的当代内涵及其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持续崛起
一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 关于中国自1978年以来崛起的原因
四 中国持续崛起的结构性障碍
五 新自由主义的“药方”
六 马克思主义的“药方”
七 结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公平正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一 为何要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研究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公平正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三 国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局限
埃里克·赖特的社会主义新规划探析
一 赖特社会主义新规划的理论渊源
二 赖特社会主义新规划的基本特征
三 赖特社会主义新规划的实践向度
四 对赖特社会主义新规划的评价
五 结束语
后记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马克思主义卷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永森。
得书感谢您对《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马克思主义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