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从提高国家海洋经济长期发展的综合实力的高度出发,以国家政府力量为主导,构建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撑体系,辨识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以制度变迁为推动力,从国家资源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在深入探讨现行海洋政策的基础上,对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规划、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提出可行性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程娜,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资源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及实践等。在《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经济纵横》《澳门理工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刊物转载。共主持并完成省级、市级课题项目16项,参与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l项。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成果受到正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2项,获得省部级规范奖励二等奖2项,获市级规范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
序二 走向海洋经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外海洋经济研究述评
一 国外海洋经济研究
二 中国海洋经济研究
三 中外海洋经济研究的比较
四 中国海洋经济研究展望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要
一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标
二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三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海洋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一 海洋经济与海洋经济学
二 海洋产业的概念及内涵
三 海洋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四 海洋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内涵
一 生态经济学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
二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三 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和完善
四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界定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海洋科技发展观
一 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关系辨析
二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资本主义技术观批判
三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海洋科技发展观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海洋经济发展
二 外部性、福利经济学理论与海洋经济发展
第三章 中外海洋经济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中外海洋文明比较分析
一 西方海洋文明渊源
二 中国海洋文明渊源
三 21世纪海洋文明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经验
一 美国:完善的海洋经济政策
二 加拿大:绝对的海岸线优势
三 澳大利亚:世界第一的海洋产业贡献率
四 英国:分权式的海洋管理办法
五 日本:转变后的海权观念
第三节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 完善以和平崛起为目标的海洋发展战略
二 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的海洋经济战略支撑体系
三 确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向
第四章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 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二 海洋经济的地位逐步攀升
三 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 海洋科技日新月异
二 海洋环保意识增强
三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第五章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 海洋经济地位稳步提升
二 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 海洋新兴产业增势强劲
四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优势
二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劣势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
一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困境
二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节 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创新
一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中国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
一 中国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二 中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现状及发展目标
第六节 中国海洋经济的制度创新
一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主要形式
二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第六章 中国海洋经济效率测度与评价
第一节 海洋产业经济效率评价模型及原理
一 海洋产业经济效率评价模型选择
二 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 生产技术模型与样本选取
第二节 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率分析
一 海洋三次产业经济效率总体分析
二 海洋第一产业经济效率评价及因素分析
三 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率评价及因素分析
四 海洋第三产业经济效率评价及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国海洋产业经济效率提升路径
一 海洋第一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路径
二 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路径
三 海洋第三产业经济效率提升的路径
第七章 中国海洋资源的跨期配置与最优利用
第一节 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建模的理论基础
一 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的意义
二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
第二节 可耗竭性海洋资源优化配置的跨期模型
一 两时期的可耗竭性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二 多时期的可耗竭性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第三节 资源税与价格管制对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
一 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中供求双方的厂商生产基本模型
二 从量税对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分析
三 从价税对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分析
四 价格管制对可耗竭性海洋资源跨期配置的影响
第四节 可耗竭性海洋资源的最优开采
一 有关资源的纯耗竭问题
二 海洋经济生产模型中的资源耗竭与资本积累
三 技术进步条件下可耗竭性海洋资源的最优开采问题
第八章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构建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二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三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尺度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原则
二 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与说明
三 评价方法选择与数据处理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一 不同层级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区域差异
三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与实现路径
第九章 中国海洋经济功能定位
第一节 海洋主要经济功能划定
一 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功能
二 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三 海洋资源环境恢复及保护功能
四 倾废、排污、泄洪及防灾功能
第二节 海洋经济功能联系
一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兼容关系
二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互利关系
三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竞争关系
四 海洋经济功能间存在互损关系
第三节 海洋经济功能定位的主要方法
一 叠加比较分析法
二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三 综合平衡分析法
四 空间组合结构统计法
第四节 中国主要海域的海洋经济功能定位
一 渤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二 黄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三 东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四 南海海域主要经济功能定位
第十章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一节 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机制设计
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观,同步进行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
二 重视海洋资源的永续性,提升海洋资源的内涵价值
三 完善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
四 合理规划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推动绿色化海洋资源利用进程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设计
一 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实现海洋环境良性循环
二 加大海洋保护资金的投入,增强海洋环境保护人才力量
三 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全社会海洋保护意识
第三节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设计
一 加强海洋科技基础研究,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
二 健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三 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四 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第四节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设计
一 在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海洋国际合作
二 创新海洋国际合作方式,提升海洋业务发展成效
三 健全海洋国际合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节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设计
一 建立以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的海洋正式规则体系
二 建立以提高海洋人才素质为重点的海洋非正式规则体系
三 建立以政府规制为主体的海洋制度实施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程娜。
得书感谢您对《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