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乡村女性借由秧歌戏,安放了她们的冷暖,而我们则借由秧歌戏,走进了她们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秧歌戏这一常见民间小戏与乡村女性社会生活的关系,以河北定州秧歌为重点考察对象,兼及其他地区有代表性的秧歌戏。

从小戏厚土(秧歌戏的民俗环境)、粉墨“乾坤”(秧歌戏的性别扮演艺术)、“栓老婆桩”(秧歌戏内外的乡村女性)、别样花容(同域文艺与同题戏曲剧目中的女性表达)等方面,作者重点介绍、分析了秧歌戏戏俗信仰、表演艺术、戏班历史和剧目文本中对于女性的认知、想象和塑造,及其在其他民间文艺形式和戏曲剧种参照下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秧歌戏对于女性妆扮、生计、交际等生活日常的描绘刻画,对于女性婚恋观、事业观、婆媳及亲子等代际关系观念的流露展现,都勾连着戏外更为深沉复杂的女性意识和更为宽广的社会空间。

作者简介

作者江棘,女,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梅兰芳纪念馆项目研究员、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戏剧、近现代戏剧史论和民间戏剧文化。出版专著有《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戏剧》《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曾获第四、第五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昆曲研究2012年度十佳推荐论文,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等奖项,被聘任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组成员。主持、参与国家与教育部课题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秧歌小戏·书写女性与女性抒写

第一章 小戏厚土——秧歌戏的民俗环境

第一节 古源新声:近代乡村与秧歌戏的形成

第二节 众生之母:秧歌戏背后的民间信仰与女性神崇拜

一、秧歌小戏与女性的“狂欢”时刻

二、本地信仰与女神叙事

三、新时代语境中的神灵

第三节 家门内外:秧歌戏题材及其来源

第二章 粉墨“乾坤”——秧歌戏的性别扮演艺术

第一节 两极想象:秧歌戏女性脚色行当

第二节 九番歌哭:秧歌戏旦脚的唱腔特色

第三节 乾坤转寰:戏班演员的性别变迁

第三章 “栓老婆桩”——秧歌戏内外的乡村女性

第一节 戏里日常:秧歌戏内外的家庭制度与女性生活

一、家之样貌:人口规模、婚姻制度与权力分配

二、日用生计:穿戴、饮食、养家与败家

三、交际礼俗:定亲、结社与姐妹之谊、认干亲

第二节 戏里人心:秧歌戏内外的情感世界与女性观念

一、爱情婚姻观:择偶、性的表达、婚内关系与自我价值感

二、孝亲观:代际冲突与情理之困

第三节 戏随境迁:“戏改”与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形象演变

第四章 别样花容——同域文艺与同题戏曲剧目中的女性表达

第一节 花开数朵:歌谣、鼓书、“瞎子戏”与秧歌戏的对照

第二节 奇女入乡:传奇女性形象的剧种间对照

附:剧种间关联与对照的两个案例

一、《坐楼杀惜》的表演分析

二、定州秧歌《白蛇传》的“源文本”

余论 乡村小戏的“现实主义”与戏剧现代性

附录 定州秧歌艺人与观众访谈录(2007—2017)

访谈一

访谈二

(一)与男性观众

(二)与女性观众

访谈三

访谈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秧歌戏与乡村女性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江棘。

得书感谢您对《秧歌戏与乡村女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因为我是女性 电子书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不被定义的女性 电子书
写给女性的内在觉醒之书,抛开患得患失,体验人生不同可能。
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典型应用场景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乡村的概念,以数字乡村的政策背景,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数字乡村的建设重点,从信息基础设施、乡村数字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以及信息惠民服务、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智慧绿色乡村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本书立足于数字乡村知识的普及,为广大读者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乡村知识体系,并结合丰富的实例,展现了当前中国大地数字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和未来方向。本书可以作为数字乡村相
动员与发展:生态移民中的国家与乡村社会 电子书
中国扶贫开发:从输血式到开发式,生态移民助攻坚。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