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感受古老藏地的神秘脉动,追寻大美甘南的前世今生,探寻雪漠笔下的藏地密码。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历史的记忆”“当下的脚步”上下两篇,以述史、游记和摄影,感受古老藏地的神秘脉动,追寻大美甘南的前世今生,记录了甘南藏区的地方传说、土司文化、信仰文化,以及作者在临潭、卓尼、玛曲、碌曲等地的见闻游历——
遥远的传说,爱打仗的村子,远去的土司,羌人的子孙,土司府的兵变,遗落的仙境,生命的告别礼,香浪节不再浪漫,藏地红事,吉祥的“路马再起”,小村的嘛呢会,年迈的插箭节,无奈的远离……
在路上,读懂文化;在路上,发现历史;在路上,见识人生;在路上,追寻梦想。
作者简介
作者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等奖项,连续五次获敦煌文艺奖,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代表作有西部小说系列:《野狐岭》《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深夜的蚕豆声》等;西部文化系列:《一个人的西部》《特别清凉》《光明大手印》《空空之外》系列等;诗集:《拜月的狐儿》;入选“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其“甘肃省优秀专家”“德艺双馨文艺家”“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等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文前插图
序 与一块土地相遇
上篇 大地的记忆
第一章 遥远的传说
三个流浪汉
造神
三根木头
百年前的尼巴村
地主的诞生
盖房子
尼巴人的破产
爱打仗的村子
第二章 远去的土司
车巴沟人
车巴沟的变化
石巴村和尼巴村
羌人的子孙
杨土司家族
土司的祖先
传奇土司杨积庆
土司府的兵变
第三章 强悍的民族
喇嘛噶饶
野性的基因
下篇 当下的脚步
第一站 临夏
花儿的另一个故乡
文化的厚土
善商的小城
第二站 卓尼(小村)
寺院的温馨
久违了,小村
寒冷乐土
神祇住在树林里
那些灵性的存在们
林荫小路的温柔
嘛呢房
另一种饮食
童话仙境的无奈
寒冷中的诗意
另一种生活
命运的出路
独居的母亲
平和的信仰
喜欢浪山的藏人
遗落的仙境
记忆的乡土
梦想和土地
善恶的轮回
女子的两种命运
拴人的土地
灵魂的天空
突然的再见
生命的告别礼
有敬畏的土地
不小心走进童话里
山神的宝瓶
香浪节不再浪漫
雨中寺院
藏地红事
当信仰变成手段
寺院里仍有修行人
灵魂之舞
两种建筑,两种生活
给母亲最好的祝福
藏地牧场
阳光下的阴影
第三站 临潭
到达临潭
慵懒的小城
生活化的宗教
小巷里的刺绣女
登山观“魁星”
东明山之美
两种声音
被村庄包围的神灵
第四站 卓尼(县城)
小城的惊喜与遗憾
被遗忘的禅定寺
城中小村
游荡于街头的孤独
萧条的小城
城市中的混混文化
偶然发现新大陆
杨土司的陵园
那些自杀的人
畏罪自杀的干部
第五站 卓尼(小村)
随风飘荡的吉祥旗
藏区的冬季牧场
吉祥的“路马再起”
小村的嘛呢会
第六站 卓尼(县城)
小城的另一面
第七站 碌曲
草原漫游
去碌曲的沿途
部落寺院
第八站 玛曲
草原镜湖
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
绝美的分界线
遗憾与惊喜
背影与马文化
第九站 碌曲
重回尕玛梁
草原上的香浪节
西仓寺引起的思考
感动背后的追问
广场上的“和睦四瑞”
石林途中的畅想
穿越大山
牧民的原生态生活
坐上小骡车
石林观景
马场上的喜悦
邂逅壮美日出
年迈的插箭节
对藏文化的担忧
无奈的远离
后记 在路上,体会文化的力量
山神的箭堆是202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雪漠。
得书感谢您对《山神的箭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