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文学12家

马华文学12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选取有代表性的12位马华重要作家进行梳理和剖析,书稿不是简单的个案文本细读,而是在占有尽可能丰富史料基础上的“一家之言”。

内容简介

这部论著集中论述了一百多年来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史上十二个别具特色的经典作家及其作品,包括邱菽园、方北方、吴岸、王润华、陈瑞献、李永平、张贵兴、林幸谦、黄锦树、陈大为、欧大旭、黎紫书等。

这十二家是作者多年研究马华文学作家群的精心选择,他们不是优秀马华作家的全部,但作为对各种时代流派、时空再现以及文体创新的代表性呈现而言,是具有高度说服力的。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创作上别具特色,而且也连缀成百年马华文学璀璨的中继站。

作者简介

作者朱崇科(1975—),山东临沂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05)。学术兼职有:中山大学人文学科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等。主要著作有:《本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考古文学“南洋”——新马华文文学与本土性》《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广州鲁迅》《触摸鱼尾狮的激情与焦虑》《<野草>文本心诠》等,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四种“中国性”

邱菽园: 本土意识的“起源”语境

一、自然描述:本土地理学

二、混杂的自我:本土风物

三、关爱与化归:本土介入?

方北方: 马华现实主义长篇的高峰

一、文学理论认知及转型轨迹

二、方北方的本土书写实践:以“马来亚三部曲”为中心

三、方北方的本土现实主义限度

吴岸: 马华现实主义诗歌的代理人

一、本土的认知与关涉

二、本土色彩与本土意识

三、植物意象与本土认同

王润华: 南洋诗学及世华性形塑者

上:后殖民本土

一、去殖民化:再现历史记忆、拆解殖民后果与寻找本土话语

二、本土回归:水果的秩序和本土缠绕

下:放逐诗学——建构世华性

陈瑞献: 马华现代主义的元老之一

引言

一、琐细现实之外的大气/霸气: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突破

二、阴暗书写与悲天悯人: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一种修正

三、离散与追寻:本土现代性的一种主题

四、文体互涉与他度可能

李永平: 马华现代主义长篇第一人

一、吉陵考古:“四不像”哲学

二、真的恶声:“恶托邦”本土

三、圆形本土:离散、游移与回归

张贵兴: 魔幻主义雨林书写

一、雨林奇观

二、本土话语:雨林承载

三、雨林美学:“语”林、“意”林,还是囿于林?

林幸谦: 中国性书写的本土与离散

一、大马情结:本土认同

二、放眼大华:华人大同

三、大中国乎:无地归返

黄锦树: 争夺鲁迅与虚构“南洋”

一、杂文性讽刺

二、介入式抒情

三、解构式重构

陈大为: 坐镇台湾诗话“南洋”

一、历史的“南洋”:确认或追认

二、自我与家族:再现与神话

三、追认的政治:谁的南洋?

欧大旭: 马华英语作家中的佼佼者

一、反殖民/去殖民的大历史维度

二、如何确认:并存与和谐

三、本土确认的吊诡或虚妄

黎紫书: 世界性的马华本土女作家

附录: 20世纪20—40年代的马华文学本土变迁轨迹

一、南洋色彩:在地杂拌儿

二、马来亚地方作家论争:本土经典与认同的纠缠

三、马华文艺独特性论争

四、综论:艰难/坚实的本土蜕变

参考书目

英文论著

致谢

马华文学12家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朱崇科。

得书感谢您对《马华文学12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誓言无声铸重器:黄旭华传 电子书
黄旭华是我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文学概论 电子书
就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来看,存在“经典”的流失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一加一”的模式。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
文学欣赏 电子书
文学欣赏是高职院校公共素质课教材,主要针对刚入学大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中外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书由一线教师编写,教材成稿前已经在学校使用多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全书分五个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学及文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邱华栋长篇小说精品系列教授的黄昏 电子书
这部作品是邱华栋对步入消费时代的北京人生活变化的最透彻的写作。小说展现的是北京某知名大学里的一个古代文学教授“我”与经济学教授赵亮的种种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人性的另一面。小说以一种精细的笔触勾勒了中国知识分子这个所谓的中产阶层的特殊状态,也最好地表现了这个阶层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邱华栋长篇小说精品系列正午的供词 电子书
该作品为邱华栋“成长三部曲”的第三部,是邱华栋的小说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中国电影导演和一个著名的电影明星二十年的成长和爱情之路。作品塑造的人物有七八十个,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人物画廊;从个体心灵成长的角度,描绘了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作品内容丰富,场面繁复,是关于当下都市生活的一部不可忽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