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类学论丛(第5辑)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5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创办了《法律人类学论丛》(年刊),以此作为国内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推进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创办了《法律人类学论丛》,以此作为国内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本书是第5辑,分别从理论探讨、民族法治建设、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制度文化、其他研究、域外法律人类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编者吴大华,男,1963年6月生,侗族,湖南新晃县人。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二级研究员。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与瑞士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等职。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十大教育英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贵州省委、省政府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犯罪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循环经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法律人类学论丛》编委会

Preface

第一篇 理论探讨

论民族问题法治化的必然性

国家奖学金评定中民考民、民考汉大学生平等权保障研究

论作为人权的习惯权利

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政策法制建构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法治化问题探析

田野调查在法人类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篇 民族法治建设

民族立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餐饮业“行规”对民族法治建设的影响

论民间调解的乡土逻辑及其政策建议

2012年以来民族自治地区依法行政的进展

第三篇 民族地区基层治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困境

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的实践与表达

法治化治理

“明白书”现象的法律人类学思考

乡村治理视域中的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

法人类学视角下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口唤”制度研究

封闭与开放:贵州清水江苗疆社会转型之历史经验

第四篇 制度文化

清代、民国时期昆明市民社会日常法律生活

论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原则

黔中地区乡规民约碑刻调查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第五篇 其他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审判

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司法干部培养

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原则与模式

现代化危机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应对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研究

大学违规现象的法人类学思考

新型城镇化下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益的实现路径

第六篇 域外法律人类学

法律中的生命:劳拉·纳德和法律人类学的未来

附录

以法律人类学视野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法治建设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5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大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法律人类学论丛(第5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8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电子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法学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关讨论。
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香港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以香港法律文化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非洲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以非洲法律文化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