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4辑)

文化研究(第14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3年春季刊。

内容简介

本辑以“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和“城市文化”专题,集中展现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成果。

其中“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专题所收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述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介情境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媒介技术对青年亚文化的作用和阐释,在新媒介情境下具体研究青年亚文化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特定的青年亚文化类型概念所包含的多义性等;

“城市文化”专题所收的文章,则详细介绍城市文化的历史建构、现代性、写字楼和晚清小说中的空问意义,以及《上海的早晨》中都市空间想象等。

作者简介

编者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化研究》丛刊丰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陶东风学术自选集》《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十余种专著,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等,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文化研究》编委会

主编的话

主持人的话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

消费主义时代的“青年”亚文化

论新媒介技术的青年亚文化价值取向

小清新的审美趣味和生活姿态

微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视觉书写

新媒体与当代青年恶搞亚文化的文化类型

御宅:亚文化族群的形象建构

喧闹的下体和分裂的主体:《搞笑漫画日和》的阴暗启示

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城”的历史建构

作为方法的广州

写字楼的空间意义

双城之辩与“社会学的情景”

《上海的早晨》与“早晨”的“上海”

先锋与国歌

Consciousness of Sorrow and Worry and the National Pedagogy of Reform

反面乌托邦、权力与身体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中国图书评论》(月刊)2013年第1期要目

《文化研究》稿约

文化研究(第14辑)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陶东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研究(第14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研究(第40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0年春季刊。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本辑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社会性别视角,医疗救助投入、社会资本和个体健康自我评价,禁毒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况与前瞻,社会工作在少年司法场域的嵌入性发展,家庭信念、父母参与及其双向整合,农民工的福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丧失、哀伤和双向摇摆的复原历程,个别怀缅对乡镇福利院老人自我形象、抑郁及幸福度的效果,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欧洲语言文化研究(2019年第2辑/总第10辑) 电子书
本书设有名家谈欧洲、欧洲语言与外语教学、关注欧洲文坛等栏目,收录《复杂而又丰富的中东欧文学》《近年中国与中东欧电影的交流》《浅析中东欧国家的文化转型》等文章。
中亚研究(第7辑) 电子书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发与中亚、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等问题相关的文章,涉及外交、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本册为第7辑。
中亚研究(第4辑) 电子书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刊发与中亚、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等问题相关的文章,涉及外交、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本册为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