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报告(2018)(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

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报告(2018)(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反映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法》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辑出版第十本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报告(2018)(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一书。该蓝皮书邀请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撰文,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现状,探讨地理国情监测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编者库热西·买合苏提,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明确定位 继往开来 推动地理国情监测融入自然资源工作大局

Ⅰ 主报告 Ⅰ Overview

B.1 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

一 地理国情监测发展现状

二 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性质

三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概述

四 新时代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定位

五 新时代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建议

Ⅱ 体制机制篇 Ⅱ Systems and Mechanisms

B.2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布局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定位和工作重点

一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布局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定位

二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布局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重点

三 保障措施

B.3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作用的思考

一 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解

二 自然资源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三 地理国情监测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需求的关系

四 进一步发挥地理国情监测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作用的建议

B.4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一 引言

二 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成果的应用

三 地理国情监测定位及其他

四 地理国情监测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五 建议

B.5 地理国情构建与监测

一 地理国情概念的提出

二 地理国情

三 发挥地理国情的应用价值——地理国情监测

四 展望

B.6 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业务调整的思考

一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融入自然资源工作是必然趋势

二 测绘地理信息原有五大公益性业务分析

三 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业务

四 结语

Ⅲ 地方篇 Ⅲ Practice of Several Provinces

B.7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关思考

一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背景

二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现状

三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典型案例分析

四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开展的政策建议

B.8 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 前言

二 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三 地理国情监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B.9 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实践与思考

一 锐意创新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特色鲜明

二 重视应用 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成效显著

三 面向未来 地理国情监测将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10 湖北省生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概述

一 生态地理国情

二 生态地理国情内容指标体系与分析评价体系

三 生态地理国情监测的实施

四 生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信息化

五 结语

Ⅳ 应用篇 Ⅳ Applications

B.11 面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城市体检研究与应用

一 研究背景

二 最新进展

三 小结

B.12 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

一 引言

二 打破行政制约,强化城市群空间联系

三 促进互补发展,增强城市群内在动力

四 统筹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群持续发展

五 结语

B.13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城市湿地时空演变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郑州市城市湿地时空演变分析

四 郑州城市湿地演变预测

B.14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资源承载力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区概况

三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四 结果分析

五 结论

Ⅴ 科技篇 Ⅴ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B.15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总体框架

二 主要方法和技术流程

三 统计分析成果主要形式

四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实践与服务

五 结语

B.16 地理国情与城市用地现状数据的对接转换研究

一 引言

二 地理国情内容与指标

三 城市用地现状数据分类标准

四 地理国情与城市用地现状数据的对接转换

五 结论及建议

B.17 从横向上的“一张图”到纵向上的“金字塔”

一 引言

二 地理国情普查结果多尺度表达的必要性

三 金字塔式多尺度表达技术方法

四 结论

B.18 大数据支撑下的地理设计发展与应用

一 地理设计需要依托静态与动态两类大数据

二 大数据在地理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三 地理设计大数据应用案例

四 有关建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报告(2018)(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库热西·买合苏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面向新时代的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报告(2018)(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地理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北京地理环境,包括北京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的沿革,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北京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北京和首都圈的发展特点,北京的交通条件、区域功能与发展差异,北京面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北京地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地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与体育等领域对2016~2017年印尼国情做全方位的透视。书中重点分析了印尼政党政治、人权发展等,反映了最近的印尼政治生态;从印尼的东盟政策、西方政策、中国政策及其他区域和国家的政策开展研究;从印尼的工业发展情况、金融业发展情况、农业发展情况、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中国—印尼的经贸关系发展等方面展开,反映了印尼最近的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印尼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发
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2015) 电子书
2015年是中国—印尼关系中比较特殊的年份,即中国—印尼建交60周年和万隆会议65周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印尼“全球海洋强国”战略迎来了合作共赢的契机。加强与东南亚最大国家印尼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的重要一部分。本书从政治、外交、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对2015年印尼国情做了全方面的透视,特别强调了中国与印尼未来发展合作的可行性。
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2016) 电子书
2016年是中国一印尼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的一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对接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一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印尼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情发展纷繁复杂,尤其是印尼的政局更为复杂多变,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中国一印尼双边关系的发展。本书对2015~2016年印尼的国情进行了全方位的透析,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地理学 电子书
本书从研究领域、对象、理论、方法、派别、功用与发展途径等方面对地理学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