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礼士路62号:半个世纪建院情

南礼士路62号:半个世纪建院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建筑师马国馨怀人忆事之作,凝聚其于建院工作的五十余年中绚烂多彩的人生经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先生的怀人忆事之作。全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核心,记录多年来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众建筑界前辈大师交游合作:杨宽麟、张镈、华揽洪、陈占祥、胡庆昌、程懋堃……大师们用匠心巧手书写建院发展历程的辉煌篇章,展现早期中国建筑师华美风采;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饭店……建院营造的这一座座地标性建筑闪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建设史上,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此外,书中系统整理记录了人物生平,这是以往“重作品不重人”的建筑界比较忽视的,因此留下大量建筑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可资后人回顾往事。

作者简介

作者马国馨,1959-1965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之后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总建筑师。1991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勘察设计大师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及建筑理论和历史的研究。主要负责和参与的设计作品有毛主席纪念堂(1976),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1999),北京宛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雕塑园(21:300)等。专著有《丹下健三》(1989),《日本建筑论稿》(1999),《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2006)等,主持编写《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众多家珍细数来 ——建院55周年有感

我与建院共成长

一代大师杨宽麟

长留念记在人间 ——怀念张镈大师

故土中华忆揽洪

怀念陈占祥先生

忆设计大师胡总

敢乘东风学少年 ——怀念巫敬桓、张琦云伉俪

行业泰斗王时煦

深切铭记是师恩 ——记刘开济总

热血青年 建筑名师 ——怀念张德沛总

回忆梅葆琛高工

忆恩师和引路人 ——怀念周治良先生

敬贺伟成老九十寿诞

马到成功忆宋融

回忆程懋堃大师

贺观张老八十寿

绘景留情读画记 ——记刘益蓉学长

宽沟廿年巧运筹 ——记肖启益学长

画品与人品 ——怀念魏大中

从《城与园》到《城与年》 ——记玉珮珩学长

凤凰台上凤凰游

和王兵在一起的日子

朴实无华见联想

筒子楼22年记

后记

南礼士路62号:半个世纪建院情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马国馨。

得书感谢您对《南礼士路62号:半个世纪建院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情系山河:张光斗传 电子书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张光斗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情系山河:张光斗传》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张光斗先生自1950年起,曾先后被黄河水
情系花粉育株:胡含传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原所长胡含的学术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胡含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
情系化学 返璞归真:徐晓白传 电子书
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主要介绍女化学家——徐晓白的传奇人生。徐晓白是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期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原子能方面配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作出了贡献。近20余年来在发展环境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徐晓白先生早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首次研制出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为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电子书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丛书的一本,将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全面、真实、详细地讲述了杨院士一生经历的点点滴滴,也真实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杨院士的科研成就。杨福愉,生物化学家,浙江镇海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历任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北京生物化学会、二届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线粒体和生
种质资源总是情:董玉琛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的传记。全书通过传主访谈、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董玉琛的学术成长历程,总结了其人生历程、学术成长中值得后学汲取的宝贵经验。对本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价值。